第18章 廣陵(2 / 2)

於是,仗著自己一向精通山海地理,啟明單人獨騎,多帶著些清水幹糧,日出則行,日落而息,渴了喝水,餓了嚼餅。有時實在碰不到可以借宿的村落就找些破廟野林,將就著對付一晚。他本就不是什麼富貴公子,比這更艱苦百倍的日子也曾經曆過,因而一路上哼哼小曲,看看山水,倒有一種消遙自在的感覺。

幾天來平安無事,終於,他在這一天的午後到達了長江北岸的揚州重鎮廣陵。

廣陵,真龍王朝開國之初,以北統南,曾將廣陵立為重鎮。廣陵城統扼長江與運河的交彙口,向南可牢牢掌握與京口隔江相對的瓜州渡,向北又可以經略策應山陽、盱眙兩地。因而其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有所謂“淮東之根本,長江之翼蔽,運河之咽喉”之說。

而真龍王朝一統山海大陸之後,雖然其軍事價值有所削弱,但南方富庶之地的鹽米錢糧走運河北運入關中京城,途中必經廣陵以作南北中轉。這就使得廣陵的整體地位不降反升,南來北往的客商也大多在這裏落腳。於是廣陵逐漸由一座軍事重鎮變成了客商雲集繁華錦繡的商都。而廣陵城最為時人所稱道的也不再是它的堅城水寨,享譽南北的花街柳巷、令人神往的運河畫舫才是它的名聲所在。

原本他並不願意入城,但繞過廣陵前往瓜州渡實在太過於耗費時間,而如果經由廣陵城內的碼頭走水道入運河,再橫渡長江則要省時方便得多。於是,考慮再三之後,他還是決定舍遠擇近,引著夜白來到了廣陵城曾經高聳堅厚的城牆下。

為了方便商客往來,原本橫亙在城牆之下的城河早已被填平,城郊附近大片的樹林也是鬱鬱蔥蔥,可供行人乘涼休息。寬闊的城門洞下,此時有一列城衛值守的兵丁或倚或靠隨意散立。隻有在看見大宗的商隊入城時,他們才會一個個精神振奮地搶上前去,索要入城稅。

啟明此時單人匹馬,身上連包袱都沒帶一個,沒有行李貨物自然也就刮不出什麼油水。於是他就這麼通行無阻地穿過了城門,連例行的路引核查都省去了。那列城衛中,除了那吊兒郎當坐在一張板凳上的列正朝他斜過一眼之外,其他人則對他視如透明,連眼皮都懶得抬一下。

進城之後,啟明沿著大街一路走去。隻見兩旁的商鋪民居鱗次節比,道上行人往來絡繹。不時有清清流水橫過眼前,流水之上又有一座座石橋連接著道路的兩端。與青州城古跡處處且繁華之中透著古樸沉厚與莊重肅穆不同,在廣陵滿眼可見的是花團錦簇,到處可聞的是鶯歌燕語,空氣裏的味道都似乎滲出一股子奢靡。四方的旅人操著口音各異的官話,每個人的臉上都是一副閑適迷醉的神情,似乎來到了這廣陵城就踏入了一座巨大的溫柔鄉、銷金窟,除此之外人間再沒有第二個如此誘人的極樂天堂。

啟明並非第一次來到廣陵,每次走在城裏入眼的都是一片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但他卻習慣於回望一下身後日趨殘破的城牆,遙想一番城外滾滾東去的大江,然後就會有別樣的感觸湧上心頭。愈是精美的花瓶愈是易碎,不知道這廣陵城的繁華又能延續多長的時間。

當然,此時的啟明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日後致使這座繁華的廣陵城化為一片廢墟的正是他自己。

按著記憶中的方位,沒走多久他就來到了廣陵城東碼頭。可是一打聽之後才發現,接下來最早的一班渡船也要大約半個時辰之後才能開航。於是他隻能無奈地找了個看著還算順眼的船老大,討價還價一番之後,按規矩連人帶馬先交了一半的船錢,然後早早地坐進船艙等著開船。

而就在他等得百般無聊的時候,突然一陣嘈雜聲從岸上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