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伏羲與相丹看著夙璿行三跪九叩大禮,都未有阻止之意。
東方天帝,眾神之主,本就當得起這般禮節,以後若是熟識,自然能不必多禮。但初次見麵,若是對神明不敬,稍稍衝撞,就會被天道消磨自身氣運,導致命運多舛。
“你是外域之人,我無統率你的權力。”見夙璿行罷了禮,伏羲方緩緩道,“但你若長久滯留於此,多接觸此世之人,定會導致世間諸多因果錯亂,稍有不慎,便是又一場災難。”
伏羲言下之意,便是要在夙璿尚未離去之前,將她拘禁看管起來,對於這一點,夙璿倒無甚異議。但見伏羲溫文爾雅,極好說話,她猶豫了好一會兒,方乍著膽子,說:“夙璿來到此世,實在是諸般巧合早就,羲皇陛下神通無邊,可否為夙璿指引一條回家的道路?”
相丹跟了夙璿一路,自然知道她人品心性如何,也明白她會問出這種問題,實在不算令人驚訝,卻還是望了伏羲一眼,怕羲皇陛下以為這位姑娘在冒犯。
伏羲微微一笑,淡淡道:“縱你身上因果極為錯亂,但對我來說,你既在我眼前,從而追溯你原本的世界,乃至打開空間通道送你回去,都並非不可能,但是——”無視夙璿驟然亮起來的眼神,伏羲話鋒一轉,神色依舊柔和,話語中卻滿是不容置辯額意味,“一啄一飲,皆有定數,欠下多少債,就得償多少情。若我為你辦了這件事,你又用什麼來還?除卻性命外,別無他物爾。”
這般體貼又委婉,卻無法反駁的拒絕,恰是伏羲的風格。眾神對此皆無力抗拒,夙璿自然也不會例外,她眼中欣喜的光芒漸漸暗淡下去,失去了所有的色彩。
她自然明白,這個世界的天道,就要有這個世界的算法,隻怕伏羲剛推演出她在哪個世界,欲為她開啟通道,她就得為了償還因果,從而死於非命。
若真在見到光明的前一刻身隕,無法傳承瓊華道統,定會讓她哪怕死了也得氣活過來,伏羲之拒絕,實實在在是為她考慮。
還沒等夙璿說出什麼喪氣告辭的話,伏羲又道:“你的傷亦是如此,相丹為你請醫問藥,又以自身修為替你祛除舊傷,實有大恩。你修行的功法有些問題,再修煉下去,隻會越發傷身,又一事無成。我不欲囚你十數載,讓你做此無用之功。此時恰逢域外天魔入侵之日,我命相丹前去鎮守域外縫隙十載,你可隨他前去,一來避開人群免了因果出岔子;二來襄助相丹誅殺天魔也算有功,對有功之臣,我自不會吝嗇區區一套功法,不知你意下如何?”
他條條款款,考慮得當真周到,完全可以用麵麵俱到來形容,夙璿自無不允之處,隻是……“夙璿鬥膽,敢問羲皇陛下,功法之差到底……因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