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卷(1 / 3)

明前監臣徐孚遠至自交趾。

孚遠字闇公,幾社六子之一。避難入島,奉明主命使安南,為交趾所得;欲要以臣禮見,孚遠不屈而還(有“交趾摘錦”傳於世)。成功怒,遂禁商船,不許往交趾貿易。

戊戌、十五年(明永曆十二年)春、三月,成功築演武亭練兵。

亭在廈門港院東,澳仔嶺之交,成功築以操練軍士。以石獅重五百斤為的,力能舉者撥入左右虎衛親軍;皆戴鐵麵、著鐵裙,執斬馬大刀,並戴弓箭,號曰“鐵人”。

成功命其將左武衛林勝督兵南下攻許龍,破之。

許龍為南陽巨盜,出沒反覆,負固不服;成功命林勝合左右〔虎〕衛之兵攻之。師至,港水忽漲,勝等直入,龍率眾遁;獲其輜重、船隻,焚其巢穴。澄海守將劉進忠迎降。

夏、五月,成功大舉兵,圖江南。

初,永曆己醜開科於粵東,詔各勳鎮考送諸生赴試。成功遂送生員葉後詔、洪初辟(原文開辟)等十餘人,令洪誌高齎本詣行在;舟至潮陽,遭風飄散,十餘人不得達。獨誌高至粵,詔為兵部職方司監;命成功以〔舟〕師直抵南都。成功承旨,至是議欲大舉直攻襲南京。諸將請曰:‘南京地遠城堅,非數萬人不可,不如近取為得計’;成功曰:‘入據長江,則江南半壁皆吾囊中物矣’!乃以黃廷為前提督、洪旭為兵官、鄭泰為戶官,留守廈門;而自率甘輝等北上。甲士十七萬、鐵人八千、戰船八千揚帆而進,號八十萬。

六月,成功徇浙江,平陽、瑞安諸縣皆降。

成功兵至浙江,平陽守將車任暹、瑞安守將艾誠祥降。七月,師次羊山,為暴風飄沒八千餘人,次子從軍溺焉;泊滃州修理戰艦。九月,至象山(原文常山);知縣令父老齎羊酒犒師,命勿攻。十月,至台州港;後衝鎮劉進忠叛入海門,遂令攻之,棄城而走。

己亥、十六年(明永曆十三年)春、正月,成功軍駐沙關。

夏、五月,明主在永昌。

成功軍至崇明。

成功次崇明,諸將請先取之以為老營;不聽。乃遣監紀劉澄密通江南提督馬進寶;進寶有思明之心,密與成功通。

六月,成功破瓜州,尋克鎮江府。

成功舟至焦山,謂諸將曰:‘瓜鎮為金陵門戶,須先破之’;乃授諸將機宜。值南風盛發,各率所部進據瓜州上流。十六日,自督親軍及甘輝等將直搗其柵,操江軍門朱衣佐、城守左雲龍率滿騎兵迎戰。陣方交,成功揮軍大進,右武衛周全斌率步騎浮水先登,直衝其陣;身中五矢,氣益厲。諸軍繼之,衣佐等兵大潰,殺雲龍於橋下,衣佐被擒,瓜州遂為所陷;成功命援剿左鎮劉猷守之,以柯平為江防同知。見朱衣佐,欲用之;以有母在,哀懇求歸,成功給資脯縱之。二十日,成功移兵趨鎮江,總督管效忠率滿、漢軍夾擊,奮力死戰;成功親督諸軍,效忠大敗,僅以身免,積屍填河。知府戴可進等開門出降,成功令周全斌守之;屬邑皆下。又令張煌言督戎政楊朝棟招撫江南、袁起振招撫江北;於是太平、寧國、滁、和、徽、池諸郡縣俱欲降成功,即杭州及九江等處亦有密謀歸成功給劄欲為內應者。

秋、七月,成功進逼南京。

瓜鎮既破,甘輝進謂成功曰:‘瓜鎮南北咽喉,但坐鎮此,斷瓜州,則山東之師不得下;據北固,則兩浙之路不得通:南都不勞而定矣’!成功不聽。將進兵,甘輝又請陸路而行,以為‘乘破竹之勢,一鼓可下,或破其附近州縣以絕援兵,則南京勢孤,自必難守;若欲由水路,恐風信稽遲,援兵四集,又費工力’。時諸將(原文為眾)多以從水路為利便,成功遂率兵揚帆,直指南都;傳檄有‘六月興師,敢雲趨利!十年養銳,正欲待時’之語。

成功遙祭明太祖高皇帝孝陵。

成功由鳳儀門登岸,屯兵嶽廟山;望祭明太祖孝陵,再拜慟哭,哀動三軍,諸將士無不感奮。

成功遣蔡政、高綿祖會江南提督馬進寶師。

進寶心戀明朝,密有通款;成功師次崇明時,曾遣劉澄齎密函通之。至是,遣蔡政等前往,訂其帥師來會。

成功列營圍南京,副將梁化鳳率師擊敗之。

成功師迫南京,甘輝進曰:‘兵貴神速,宜急攻城,乘其勢未定而拔之;不然,彼緩兵畢集,難以攻取,君必悔之’!成功不聽;乃列營圍之。方下令示期攻城,會援兵至,有千騎迫前鋒營,為餘新擊敗,成功遂輕敵無備。城上兵覘其軍懈,是夜副將梁化鳳由鳳儀門穴城十餘道,率兵從街房中毀牆而進,複迫餘新營;眾不及甲,倉皇出拒,副將董拱中、蕭拱柱死焉,餘新被擒。成功聞警,使〔翁〕天佑馳援,已無及矣。南京於是盡出騎兵列於城下,成功自督親軍擊退。既而援兵雲集,四麵合攻。成功督諸將接戰,累敗;麾軍退,登船而渡;水師擊楫追之,成功令黃安禦之,沉其數船,追兵乃止。成功於是徐渡諸軍,而趨鎮江。是役也,甘輝且戰且走,單騎馳騁,人不敢近,馬躓被擒;入金陵,戟手罵,不屈;遂幽之,徐使人說降;輝怒罵,求速死,數日水漿不入口,乃引出斬之,神色不變;懸其首於市,青蠅不敢附,軍士以為忠義所感,函而葬之。時五軍張英、親軍林勝、陳魁、提督萬禮、總鎮藍衍、魏標、卜世用、洪複、戶官潘賡鍾、儀衛吳賜等皆陣亡。

成功攻崇明,不克;遣蔡政往北京議和。

是月四日,成功回師至吳淞港;使蔡政往見馬進寶,商酌入京議和事宜。八日,至崇明;十一日,攻城,崩裂數十丈,守將梁化鳳固守不下。周全斌以為孤城狹隘,得之無益;適馬進寶差中軍同蔡政勸成功退師以待奏請,徐觀和局成否。從之;仍遣蔡政往北京。

九月,成功回廈門。

成功既回,建忠臣廟祠死事諸人,以甘輝為第一,入哭盡哀;曰:‘吾早從將軍之言,不至此’!以女妻其子孟煜,厚恤其家。

冬、十二月,蔡政自北京還。

政至京,特賜一品袍褂;命回江南,與督撫、提督會議。甫出京,有人言劾成功無禮,請係來使;馳檄追捕。政聞之,即晝夜兼程,由間道奔回。既至,成功嘉其才智,親酌酒勞之,禮待有加;始知和議不成、係同安侯於獄、逮馬進寶入京問罪及遣滿州將軍達素督兵三省會剿之由。

庚子、十七年(明永曆十四年)夏、四月,成功改右提督馬信為提督親軍驍騎鎮。

成功聞達素將合兵攻廈門,令各鎮官兵眷口搬住金門,命英兵鎮陳瑞同戶官鄭泰保護。

五月,滿州將軍達素合兵攻廈門;及鄭成功戰於海上,達素敗績。

帝以江南既定,乃命達素及總督李率泰大搜兩島。五月,部份滿、漢軍大船出漳州、小船出同安,檄廣東投誠許龍等引兵來會。成功以陳鵬督諸軍守高崎,遏同安;鄭泰出浯州,遏廣東;自勒諸部,據海門。初十黎明,漳船乘風迫海門,成功使五府陳堯策令諸戰艦按兵不動,俟其齊出擊之;呼吸間,兵船乍至,諸戰艦奉令莫敢先動,閩安侯周瑞先為漳船擊破,與陳堯策皆死焉。繼攻陳輝船,輝發火藥燒之,滿兵躍退,且戰且卻。成功自駕八槳板船,往來視師。向午,潮湧風發,乃親率巨艦衝之;鄭泰自浯嶼引兵合攻,北兵大敗,屍積遍海。有滿兵數百棄船上圭嶼,馬信親招降之,夜溺諸海。是日,同安船趨高崎,陳鵬約降,飭所部勿動,欲為內應;於是諸兵未及岸,涉水爭先。鵬部將陳蟒不與謀,曰:‘事急矣!當決一死戰’;麾其屬過船,與殿兵鎮陳璋合攻擊之,北兵披靡,蹈海死者十七八(原文為人),首領呂哈唎被擒,滿兵被殺者一千六百餘人。成功收鵬誅之,以蟒代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