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卷(1 / 3)

二月,明董太妃命世孫克塽嗣延平王位;仍稱招討大將軍世子。

克塽,世藩子也,時年十二。諸文武官上啟勸進,太妃乃下教令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馮錫範矣。

鄭克塽頒國憂令,諭於諸軍。

其略曰:‘氣運邅回,我父藩規恢未就,薪膽自勵;不幸於正月十三日遘疾,至二十八日登遐於寢殿。惟茲世庶悲號,既扳髯而莫逮;遙念將軍暴露,倍摧膽以震驚。文到之日,諸大小將領及諸兵士掛孝三日,釋服辦汛。嗚呼!先德是念,知臣心之愛無窮;小子告哀,惟匪躬之報是望’!

鄭克塽以其叔鄭聰為輔政公。

聰,成功次子。克塽初立,以太妃命封為輔政公;授以令諭,略曰:‘屬當家造之披離,遺我末嗣以艱大;未知臧否,罔克負荷!幸蒙太祖之慈訓,爰命叔父以匡扶。為賢為親,木水篤本源之誼;維誠維翰,廈棟獲磐礎之安。繄予小子,寵承我祖我父之洪庥;抑亦太叔,克敦為子為弟之大義’。然聰庸懦,事少決斷;惟侍衛馮錫範是從。

鄭克塽晉中提督武平伯劉國軒武平侯、馮錫範忠誠伯。

克塽以翊戴功,晉國軒武平侯、錫範忠誠伯兼〔參〕讚機務。

鄭克塽命戎旗四鎮董騰守澎湖。

自棄廈門東歸,澎湖不設守備。至是,以國喪,恐北兵乘釁來攻,乃議撥兵防守;以騰係國戚,命守之。

鄭克塽以其叔鄭明、鄭智為左右〔武〕驤將軍。

明,成功第三子;智,第五子也。時有為國謀者,以大權歸臣下、公子募兵為羽翼;明、智以聞,乃授是職。

夏、四月,承天府災。

監國夫人陳氏自經。

初,克〈臧上土下〉被收禁,顧謂陳氏曰:‘耳目非是,恐不相保’!陳氏曰:‘夫在與在、夫亡與亡,必不相負’!及克〈臧上土下〉見殺,董太妃以陳氏父永華為國之望,禮待撫慰,詢其所為。陳氏泣曰:‘昔為箕帚婦,今為罪人妻。願出別室,待亡夫卒哭,即相從地下耳’!許之。陳氏旦夕臨哭,日啜苦茶數勺;既卒哭,沐浴自經於柩前。

鄭克塽上招討大將軍延平王晉潮王國姓成功諡,曰武;嗣位世子經諡,曰文。

初,永曆封成功為延平王,尋晉潮王;成功讓不敢當,終身祗稱大將軍。至是,克塽拜表,請諡為武王,並世子諡為文王。其略曰:‘竊惟國有藎臣,世篤棐忱;朝行諡典,用闡幽光:所以昭公道而勵臣節者也。粵自甲申板蕩以來,虜氛肆播。不共之仇,惟臣家罹禍最慘;匡複之業,亦惟臣門匪躬不懈。伏念臣祖成功賜姓封延平王、晉潮王,誓師奮武,讋震三吳;暨臣父經,奉朔討罪,恢複七郡。天運未回,事多廢沮;而義問昭於六宇,心血亦竭於畢生:此祖宗神明所共鑒其精誠也。臣祖、臣父,鹹以勞瘁致殞,年皆不逾四十;生荷朝廷王爵之頒、屬籍之賜,猶欿然以國恥未雪,夙夜靡遑,不敢坐享榮貴、虛席名號!茲既殂喪,即欲更捐膚發筋骨圖報國恩,亦痛心於無從矣。緬稽古典,勳臣勤死,厥有贈諡。今君門萬裏,弗獲請命;惟是諸臣以臣祖父勳在社稷,例有易名,僉舉諡法,以表忠貞。敢借一字之華袞,用慰九泉之忠魂。伏乞俯循公論,錫以譽命;庶稽勳有光於史冊,而誌士亦樂效於疆場矣’!

又上世子妃唐氏諡,曰文妃。

唐氏為明兵部侍郎顯悅孫女,貞節有禮,不苟言笑;經惑於嬖妾,久不見答,抑鬱而卒。及經病革,乃追悔前非,遺命合葬。至是,諡文妃;克塽嫡母也。

六月,明潮武王妃董氏卒。

妃為成功夫人,經母,泉州鄉紳董用先侄女,方正端雅。凡理家政、處妾媵,俱以賢德見稱。辛卯馬得功入島,妃獨懷其姑木主以行;成功嘉其識大義,尤加敬禮。居常無事,深戒子孫以撫恤民瘼為念。至七郡之失、廈門之棄,每雲‘若輩不才,不如勿往;今徒苦生靈,使百姓流離至此,須加軫恤’!凡難民得免丁役者,皆董妃之賜也。

秋、八月,東寧中軍營火。

時災異數見。九月,塗墼庭火。

冬、十月,鄭克塽殺賓客司傅為霖。

為霖,先同鄭纘緒入泉州投誠,授為湘江通判,革職歸。甲寅之變,以為賓客司;甚見親幸。及經卒,為霖即以密書通總督姚啟聖雲:‘東寧廢長立少,主幼國疑,權門樹黨,人心失望,可乘時進取之機也’;約為內應。事發,克塽乃收為霖磔之;其〔子〕弟黨羽皆斬。

明侍衛馮錫範殺懷安侯沈瑞。

瑞在國朝襲父職續順公;鎮潮州,為〔劉〕進忠所迫,出屯饒平;鄭經令何佑攻之,不得已,降;封為懷安侯,遷之東寧。至是,人利其財,誣其與傅為霖謀;馮錫範遂收之,令自經。其祖母及母皆自縊。瑞妻鄭氏,禮官鄭斌女,斌欲全之;鄭氏守義,亦自經以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