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評價(3 / 3)

教導處是開展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組織單位,少先隊是開展留守兒童教育活動的舉辦者,是學校開展留守兒童工作的勁旅。

評價教導處開展留守教育工作情況,主要看教導處是否有針對留守兒童教育的工作計劃,是否在開學初組織班級登記摸底、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成長檔案,是否有留守兒童成績統計分析,是否組織開展留守兒童教育研究。

評價少先隊主要看有無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是否為留守兒童知心朋友,大隊幹部是否成為留守兒童學習榜樣,大隊部是否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適合留守兒童特點的活動,是否組織留守小隊開展活動,是否開展少先隊有關知識教育,吸引廣大留守兒童加入少先隊組織。

4、對開展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班主任的評價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是學校開展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他們直接和留守兒童接觸,最了解留守兒童,最易成為留守兒童知心朋友,做起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最易生效。評價班主任的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主要是考察他們是否卓越地履行其工作職責,包括深入了解本班留守兒童的各種情況,培養留守兒童榜樣,組建留守兒童小隊,開展留守兒童教育主體班會和留守兒童生日活動,是否定期和留守兒童家長聯係、定期家訪,是否協調社會、家庭、學校各方教育力量加強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是否對留守兒童做出準確的操行評語等等。

5、對開展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任課教師的評價

教書育人是教育的本質,是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在教學中對留守兒童教育是教師應盡的崇高職責。任課教師在做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有許多有利條件。教師本身在學生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特別是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更希望有一如父母的老師,對自己格外關心、照顧。所以教師的話學生比較願意接受,留守兒童更願接受。另外教師的行為對留守兒童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除了教書,更有育人重任,教師是學校留守兒童教育中最廣大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評價教師的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主要看教師是否重視留守兒童這一群體;是否在傳授知識同時對留守兒童加強思想教育;是否協助班主任進行家訪,了解本班留守兒童在家的各種情況;是否善於嚴於律己,為人師表,給留守兒童樹立良好的榜樣。

第五節學校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效果的評價

評價學校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從其教育活動的目標與過程入手是很必要的,但是,更主要的應該看其效果如何。學校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效果是指學校的留守兒童教育對學校培養所有學生整體工作的促進作用。可從定性與定量兩個方麵建立如下評價指標。

1、通過一定的階段教育,使留守兒童思想覺悟提高,95%以上留守兒童自覺遵守學校規章製度,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能做到自理。

2、通過一定的法製教育,95%的留守兒童能增強法製觀念,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安全防範能力。

3、通過開展係列活動,促進全體留守兒童積極進取,奮發向上,有一個健康心理。

4、通過開展體育鍛煉活動,提高全體留守兒童體能,為今後學習、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5、通過愛心教育,95%留守兒童主動關心父母在外情況,經常打電話、寫信和父母溝通。

6、通過開展感恩教育,讓所有留守兒童知曉國家、社會、學校均關心其健康成長,長大報效祖國、感恩人民。

以上這些指標在具體評價中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適當的修改、補充,或對某些指標進行加權,評價方法也可根據每一指標的實際情況恰當選取。

第六節留守兒童的思想與學業的評價

留守兒童是學生中的一部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最終落腳點,是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學習習慣,促進其健康成長。學校的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效果,也必然要從留守兒童個體的反映出來。因此,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就不能不涉及個體留守兒童的的評定。

一、留守兒童思想品德評價

根據黨的教育方針規定的培養目標和學生守則的要求,結合留守兒童具體情況,可建立如下評價指標。

1、關心國家大事,經常看報、看電視,關心時事,思想要求進步,有遠大理想。

2、做到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他人,與人和睦相處。

3、做到熱愛勞動,愛惜勞動成果,講究衛生,愛好公物。

4、養成忠誠老實、為人正直、堅毅勇敢、謙虛謹慎、艱苦樸素等優良品格。

5、樹立集體主義思想,優較強的集體感、集體榮譽感。

6、樹立責任感、自尊感和成就感。

7、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做到言行一致,遵紀守法。

8、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大課間活動和文娛活動以及其他各項有益活動。

9、具有健康的個性心理品質,即健全的人格。

10、關心父母,經常與父母溝通、交流思想情感。

二、留守兒童學業評價

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平時缺少父母的督促,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是我們評價的重點。

1、遵守學校作息時間,按時到校,無事不請假。

2、做到上課認真聽講,思想不開小差,不做小動作。

3、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不會做時也不抄寫他人作業。

4、做到聽不懂的知識,及時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5、自覺做到課前預習、課後複習。

6、有爭取學業不斷進步的決心、信心和耐心。

7、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幹,生活能自理。

8、能主動團結同學,積極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評價是為了實現留守兒童教育目標的最佳方法,隻有重視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評價,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就能實現留守兒童教育最優化。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2010.7

[2]傅永曙.小組合作學習教學論.[M].安徽科技出版社.2007.12

[3]明克誠.教育新探索.[M].改革出版社.1991.12

[4]劉大春、張天虎、陳邦.教師如何使用新教材.[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6

[5]盧元鍇.普通學校實用管理學.[M].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7

[6]馬煥友.思想教育學概論.[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7

[7]王樹茂.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學.[M].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4

[8]沈玉順.現代教育評價.[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4

[9]張玉田.學校教育評價.[M].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7.5

[10]張萬興.學校管理完全手冊.[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11

[11](法)愛彌爾·塗爾幹著,陳光金等譯.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美)歐文·戈夫曼著.黃愛華、馮鋼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3](俄)O·F·博爾諾夫著.李其龍等譯.教育人類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14](德)卡爾·雅斯貝斯著.王德鋒譯.時代的精神狀況.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

[15]劉家豐.中小學素質教研讀本,安全素質

[16]張媛.教學方法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9

[17]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5

[18]劉霞,趙景欣等《農村留守兒童的情緒與行為適應特點》,中國教育學刊,[19]範先佐.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麵臨的問題及對策[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方銘琳.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機製[J].中國農村教育,[21]溫鐵軍.分三個層次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J]

[22]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基礎教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