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評價(2 / 3)

三、可行性原則

可行性原則是指留守兒童教育評價工作必須從留守兒童教育的實際特點及國家、教育部門對留守兒童教育的要求出發,在設計評價方案、製定評價指標和標準、實施評價等各個環節中,都要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使留守兒童教育評價工作的開展切實可行,具有實踐的可操作性。

留守兒童教育評價的可行性,必須注意使留守兒童教育評價工作簡化,做到簡易可行,易實施操作。因此,在製定評價方案、確定評價對象、建立評價指標體係,獲取評價結論時,都要從實際出發,從可行性的角度來組織留守兒童教育評價工作,切忌使留守兒童教育評價工作過於繁雜,流域形式。

四、全麵性原則

全麵性原則是指在評價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時,應麵向全體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人員,既有對留守兒童作全麵評價,又有對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者的作全麵評價。

全麵性原則是由黨的教育方針決定的,也是由於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本身的特點決定的。教育方針要求受教育者在智、體、美、勞等方麵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全麵發展的建設者;另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本身就是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所以在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評價中不能不強調全麵性原則。

全麵性原則要求在評價時,既要抓住評價標準的全麵性,又要抓住評價過程收集信息的全麵性。對學校的評價,既要聽教師、學生意見,更要聽取家長、社會人士、政府部門意見;對教師的評價,既要聽學校和學生意見,也要看家長和社會反響;對學生的評價,不但要考慮班主任和授課教師評價,更應聽取家長(監護人)和村委會、社區的意見。

五、目的性原則

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評價實際上是一種管理手段,每一次評價就是對留守兒童教育工作進行一次檢查、調控。所謂目的性原則是指在進行評價時必須有明確的目的。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留守兒童教育質量,使留守兒童教育工作達到預定的目標。所以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評價應該遵循目的性原則。

目的性原則是由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本身的性質決定的。留守兒童教育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活動,其評價本身就是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所以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評價一定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

六,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原則

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評價是對留守兒童教育過程和教育效果進行價值判定。它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分析,更需要把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所謂定性分析,就是對留守兒童教育過程和結果的性質進行分析,這種分析側重於質的方麵。評價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如果從質的方麵看就要看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以及留守兒童受教育後的情況如何。

所謂定量分析,就是對於留守兒童教育過程和結果從數量方麵進行分析,這種分析側重於量的方麵。單純從量的方麵對於留守兒童教育工作進行評價是不行的。事實告訴我們,在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評價中,隻看數量不成,隻看質量也不行,必須把數量與質量統一起來進行分析。數量和質量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麵,既沒有離開數量的質量也沒有離開質量的數量,定性分析既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又是歸宿。所以在留守兒童教育評價中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必須結合起來,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應該相輔相承,相互補充,不要脫離定性分析去搞定量分析,也不要脫離定量分析搞定性分析。

七,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靜態評價就是對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已經達到的水平或已具備的條件進行判斷。它隻是考察評價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空間中出現的現實狀態,而不考慮今後的發展趨勢。靜態評價的優點是便於橫向比較,可以看清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是否達到了某種標準;缺點是不利於縱向比較,即不容易看到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過去所做的工作和今後工作發展的潛力。

所謂動態評價是指對於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發展狀態的評價。動態評價的特點是注重縱向比較,考察其曆史情況,注意其發展的潛力和發展趨勢。因此,這種評價有利於指導、有利於激發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者的進取精神。通過動態評價可以看出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變化的曆程,從而發現其發展的規律。但是這種評價不便於進行橫向比較。

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各有其優點。如果隻用靜態評價或隻用動態評價都不能全麵而客觀反映真實狀況。實踐證明,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應該結合起來。

根據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相結合的原則,我們在評價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時,要辯證的看,既橫向比較,又要縱向評價;既看現在又看過去和將來,認清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前進的困難與差距,明確努力的方向。

八,評價與指導相結合的原則

留守兒童教育評價是按照一定的原則與標準對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者已實施的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定,使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者從中受到啟發和教益。

留守兒童教育評價後,進行指導可使評價工作繼續和發展,它把留守兒童教育評價的結果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加以認識,並根據評價對象所具有的主、客觀條件,從實際出發,使所有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者能明確自身在今後一個時期內工作的方向,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爭取更大進步。

原則上,有對什麼問題的評價,就應有對什麼問題的指導。因此,從評價到指導,從指導再到評價,這是提高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科學性的發展過程。那種隻顧評價而忽視指導或不進行評價,隨意指導的做法都是不妥的。隻有達到兩者的統一,才能促進留守兒童教育評價工作持續、健康、有序開展。

留守兒童教育評價的八條原則是對留守兒童教育評價工作實踐經驗的總結,也是對留守兒童教育評價工作規律的一般性認識,它既是針對過去在留守兒童教育評價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來的,又是留守兒童教育評價自身所固有的。留守兒童教育評價八條原則是相互聯係的又是統一的整體,運用時必須注意有機結合,不能隻顧其一,不顧其二。

第四節學校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評價

一、對學校領導和教師工作的評價

1、對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認識的評價

留守兒童是學校中的一員,留守兒童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在學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學校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的前提,是評價學校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狀況的指標之一。

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頒布了一係列政策法規,采取了一係列舉措,為農村留守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五屆二次全體會議強調要切實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安徽省將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納入2010年民生工程,強化硬件建設。

農村兒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後備軍,農村兒童素質的高低,關係到一代又一代新型農民的培育,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兒童的健康成長,關係到千萬個家庭的未來,關係到眾多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服務於“三農”工作大局、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實為廣大農民做好事、辦實事的重要舉措。顯見,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地位顯著,作用更加重大。

學校領導和教師對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反映在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麵,評價這種認識的高低可從多方麵進行考察,如學校及各部門、各班級工作計劃中有無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安排,教學中是否重視留守兒童學習狀況,各項活動開展中有關留守兒童落實情況;總結時是否將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寫進去,有何經驗。此項評價可通過查閱資料,調查了解等方法教學評估。

2、對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領導的評價

學校領導對留守兒童教育工作重視程度要看校長是否把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納入到自己的工作日程之中,是否經常深入了解和解決留守兒童的實際問題,是否加大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經費投入,是否專門組織開展留守兒童教育活動,是否建立留守兒童活動之家,是否開通親情電話和視頻。

3、對留守兒童教育工作開展的組織單位與舉辦單位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