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六朝青瓷源流?

所謂青瓷,就是其釉以氧化鈣為主要助熔劑的高溫石灰釉,這種釉含低於3%的氧化鐵,在還原氣氛中燒成時呈青色或青綠色,故稱青瓷。青瓷是中國瓷器中最古老的品種,可以說青瓷的起源就是中國瓷器的起源。

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勤勞而富有智慧的商代先民就燒製出所謂的“原始青瓷器”。西周至春秋時期,原始青瓷作為貴族墓葬的隨葬品的現象已經較為常見了。戰國時期,青瓷的燒造工藝有了較大的提高,進入了早期青瓷階段。及至兩漢,早期青瓷的燒造比較成熟,坯體瓷質比較致密,顏色灰白,釉質青灰。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青瓷的製作日趨完美,我國青瓷生產在這個時期進入了成熟階段。

三國時期,江南地區經過了東吳的苦心經營與開發,生產逐漸得到了恢複。到了西晉後期,中原戰亂,晉室東遷,北方人口大量流入江南,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術,加上政治局麵的相對穩定,使得社會經濟獲得迅速發展。農業耕作技術的提高,手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人口的增加,商業的繁榮,都促進了製瓷工業的快速和有序的發展,當時青瓷的燒造技術,已相當純熟,能燒造出瓷質堅致、釉色青翠、造型優美的青瓷器了。

迄今在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川等江南的大部分地區都發現了這一段時期的瓷窯遺跡,江南地區的瓷器生產呈現出遍地開花的局麵,為唐代瓷業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唐代著名的越窯、婺州窯、洪州窯等都已經在這以前或在這時期創立,並進行大量的生產。

公元四世紀末,居住在塞外的鮮卑拓跋部逐步強盛起來,接著率兵南下,聯合漢族地主士族集團,統一了黃河流域,建立了北魏政權,中原的社會經濟有了一定的恢複和發展。當地的陶瓷手工業在南方的製瓷工藝的影響下,首先燒成了青瓷,以後進一步地發展了黑瓷與白瓷。白瓷的出現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又一重大成就,為我國以後的瓷業的大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我們這裏所說的六朝是指三國(東吳)、東晉、宋、齊、梁、陳這6個先後以建康(今南京)為都城的朝代。這一時期是中國南、北分治的南北朝,六朝屬南朝政權,之所以稱六朝青瓷,是因為這一時期大部分燒造青瓷的窯場都在六朝統治下的南方,但這一時期裏,中國北方也有青瓷燒造因此,“六朝青瓷”的概念是泛指三國、兩晉、南北朝這300多年曆史時期的青瓷製品。其中以南方青瓷為主要考察對象,兼論其它地區的風格和特點。主要研究的器物有茶具、酒具、餐具、文具容器、盥洗器、燈具等,除此之外還有一部份供殉葬用的明器,如穀倉、礱、磨、臼、杵、米篩豬欄、羊圈、狗欄、雞籠等青瓷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