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路緣(1 / 3)

第01章 路緣

歐陽於飛愁眉苦臉的走在路上,一邊走一邊歎息。

他救了趙侍郎,但趙侍郎卻又“害”了他一回,又一次讓他上前線鎮壓叛軍。

在廣東,以瑤民為主,多個民族,甚至包括漢人,來了一回大叛亂。說起來,這事兒一半兒怪皇帝,但另一半倒也不能全扣在皇帝的身上。

本來,是由於當地官員的貪腐激起了民變,但這一回皇帝處理的倒也及時,貪腐的官員無一漏網,全被抓起殺掉了,但民變卻沒有平息,因為現在已經不再是普通的憤怒百姓們在抵抗了,在民變初期趁亂加入變民隊伍的一些野心家掌握了權力,他們甚至建立起了政權,宣布建立“大瑤國”,而且還有皇帝,有百官,甚至封王建宮,此時他們的目的已經不再是反抗貪汙,而是割據了。也正因如此,皇帝才下令大起軍隊,全麵攻擊叛軍。

於是,趙侍郎趁機請求皇帝,讓歐陽於飛也出一回力。條件,當然是減他父親的刑。

“這是為了你父親!”趙侍郎向歐陽於飛是這樣說的,“其實現在的戰場形勢還是很不錯的,叛軍據珠江而守,隻要過了珠江,就是叛軍的大本營,咱們剛剛獲得了一場大勝,擊敗了背河安營的叛軍,現在前鋒已在珠江邊上,過珠江還是比較容易的。這一回,不是因為戰局艱難,而是因為我想讓你父親盡快出獄!所以你無論如何都得去,而且要盡快去!去晚了就打不上仗了,也就沒辦法為你父親減刑了!”

於是,歐陽於飛隻得匆匆上路了。

他自廣寧出發,前往雲安大營報道。他才上路不久,前線大統帥,大司馬昌日興已經派來人傳話,告訴歐陽於飛,要他兩日內到大營,因為大營即將進行慶功,雖然歐陽於飛本次作戰沒有功,但此前的作戰功勞很大,卻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獎勵,所以,他承諾,隻要歐陽於飛一到,一定讓歐陽於飛自己挑選一件戰利品。並且為了防止歐陽於飛客氣,昌日興還很細心的解釋:這不僅僅是為了表彰歐陽於飛,更是為了給前線將士一個榜樣,不能讓人感覺著有功可以不賞。

歐陽於飛聽到這個傳話,不由得笑了笑。

他知道,其實昌日興不是什麼有正義感,在當今的朝庭,有正義感而仍官居高位的,除了趙侍郎,真的再沒有第二個了。但昌日興為人十分圓通,總是各方麵都照顧到,就象萬金油一樣,總是能讓方方麵麵都感覺“昌日興這個人還很不錯”。一句話,這個人就是一個不倒翁。所以他才會如此體貼的考慮歐陽於飛的心思。

不過,是千年不倒翁也好,是萬年不倒翁也好,總之人家是大司馬,既然命令歐陽於飛兩日內到,歐陽於飛就必須盡快。從廣寧到雲安,距離有二百多裏,要想兩日內到,就必須急行。好在歐陽於飛有馬,要是步行,真是很難了。

歐陽於飛坐在馬上,讓馬小跑著,腦袋裏卻想著昌司馬派來傳話這個人。這個人很有意思。這人把什麼都交待的很細。比如,他說了歐陽於飛的任務,以遊擊的身份負責協助一個萬人隊的管理,這個萬人隊是左路軍的左三隊,由常將軍馬超指揮,牙將是夏侯令名。另兩位參將是苗萬裏和鳳英。

帝國軍製,五人設一伍長,二十人設一什長,百人設百夫長,五百人設小都統,一千人設大都統,三千人設參將,五千人設牙將,一萬人設常將軍,常將軍之上自然還有種種名色,包括定遠、奮威、驃騎將軍、大將軍,將軍中最高級是護國將軍,再往上就是大小元帥了。這其中,有兩個臨時性職務,一個是遊擊,可管理上自常將軍以下,下至士兵的人員,但權限隻有三個月,另一個就是中郎將,可管理上自大將軍以下,下至士兵的人員,但權限是一年。歐陽於飛目前以遊擊身份指揮一個三千人隊,行參將職。

至於歐陽於飛的手下,則包括大都統花榮、方正,而這位來傳令的,則是小都統俞得水。

這人傳了令就匆匆的走了,說到還另有任務,隻怕要比歐陽於飛晚一天到軍營。於是歐陽於飛隻能獨自上路了。

兩天時間,歐陽於飛走了一百七十裏。

這不怪歐陽於飛不著急,實在是這一段路比較難行,要過許多的河流,前線作戰,大量難民往後跑,又有許多運送軍資的隊伍往前走,經常在橋麵上堵塞著。好在過了這一段,前麵就容易多了。歐陽於飛打算,次日早些起來,早早的走。剩下的路隻有三十多裏,半個時辰就能到,隻是,畢竟沒能在兩天內到達軍營。

次日一早,天還沒完全放亮,歐陽於飛就上路了。由於隻有三十多裏路,他把馬催的快了一些,希望早些到軍營。

一路上到處是戰爭留下的痕跡,四野空曠無人,連房子都沒有一間是完整的。

前麵是一條叉路,往前直行是大路,雖然通暢,卻要多繞上幾裏,旁邊還有一條小路可以穿過,比大路要少走幾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