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慶功
歐陽於飛心裏暗暗好笑,心想不知是袁將軍給馬超下了什麼命令,但可以肯定的是絕不會是作戰命令。一則大戰方罷,敵我都要休息,二則要是讓馬超作戰,馬超是絕不會皺一下眉毛的,相反,他倒會眉飛色舞,現在這眉毛皺的這麼緊,一定是什麼勾心鬥角的事情。他和馬超相處時間雖短,但對這類人卻十分了解,象這類事情,馬超這類人一向是一聽就頭大的。
呯呯呯三聲號炮,大校場上一下子安靜下來,方才那震耳欲聾的喧嘩聲瞬間消失,這一下反差極大,讓所有人都不大適應,幾乎人人耳朵裏都產生了輕微的耳鳴。
隨著一陣腳步聲響,大司馬昌日興到了。
他年紀約近六旬,一部一半花白的短須,身材不高,體態偏胖,一張臉圓圓的,看起來少了些威嚴。在他身後跟著中路軍主帥、大將軍柳振海,此人身高體壯,滿臉橫肉,大手大腳,看起來倒也很有些勇猛之意,再往後是左路軍主帥袁承誌,在三人身後,低垂著頭跟著一個身材高挑的人,卻是此前唯一沒有戰功,反而被瑤軍擊潰的右路軍統帥奮威將軍豐利安。
一行人上了彩台,昌日興往台前一站,咳嗽一聲,開始官樣文章。
歐陽於飛站在下麵聽著,什麼“士卒用命、仰仗皇威”之類的話一一說起,他不由想起那臉色蒼白的皇帝。這樣的皇帝真的很有威嚴嗎?他很懷疑。
再往下大司馬的話就更能扯了,居然談到瑤軍此次失敗“實乃天意,背河安營,焉能不敗?”歐陽於飛看到周圍很有幾個人在暗暗撇嘴。
歐陽於飛很明白他們的心思:瑤軍背河安營這麼久了,為什麼現在才敗?背河安營當然不好,但好不好要看人。這一次他們敗了,但究竟是背河安營的原因,還是別的原因,可就不好說了。
大司馬扯足了順風旗,從一邊拿起一個紙卷展開,開始讀兵部的獎懲命令。
第一個就是他自己,大司馬昌日興,此前的指揮有得有失,兩相抵敵,無獎無懲。
歐陽於飛看著昌日興那臉,那張圓圓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好象這命令裏說的根本就與他無關一樣,心中倒也佩服他的城府,若沒有這樣的城府,隻怕還真當不上大司馬。
說罷大司馬,之後是三路軍統帥。中路軍統帥比照大司馬例,無獎無懲;右路軍統帥奮威將軍豐利安治軍無方,降一級為定遠將軍,仍領重新組成的右路軍待罪立功;左路軍定遠將軍袁承誌戰功彪柄,加升一級為奮威將軍,仍領左路軍。
歐陽於飛在台下聽著,他雖然不大了解以前的軍情,但從這個獎懲命令上,已經大致知道了情形。看來,他能夠到左路軍來,在袁承誌的手下,還真是幸運。
大司馬念到這裏好象有些念累了,於是由三路軍統帥輪流來念各自所部的獎懲。
先是中路軍,獎懲不多。右路軍則隻有幾例處罰,沒有獎勵。左路軍的獎勵則比較多:首先是馬超,原來馬超本是牙將,現在由牙將提升為常將軍,正式進入將軍行列,統領左三路軍。同時因左二路軍目前還無人統領,就由左三路軍兼管。然後是夏侯令名被提升為牙將,輔佐馬超。
再往下,花榮、方正都被提升兩級,任大都統,俞得水才入軍中就連立大功,也提升兩級,由什長提升為小都統。
歐陽於飛這才知道,原來這些人此前都還不是現在的官位,隻是這一次變動之後才到現在的官位。隻是此前究竟有著怎樣的過程,可就不得而知了。比較讓他好奇的是俞得水,此人居然是才入軍中不久,不知是立了什麼大功。
一一封賞已畢,已近午時,但眾人都沒有倦意,大多數都興高采烈的,畢竟這一回懲少獎多,這已經是近年來很難得的事情了。
大司馬也十分高興,他的地位已經到了極限,再往上除非他把兵部尚書搞掉,或者幹脆來個政變自己當皇帝,否則他是沒可能再官升一級了,但現在正是千古留名的大好時機,此前他就曾經想過一戰擊敗瑤軍,隻是最終反而被瑤軍擊敗,這一回出乎意外的大勝瑤軍,收複了整個珠江以北地區,搶得了許多船舶,而且瑤軍逃到南岸的人數不過五六萬人,與現在的三十萬漢軍相比實在是小菜一碟,此時不過河更待何時?他眼見眾人情緒都十分高漲,當既大聲宣布:“三日之後,全軍過河,收複河北!”
校場內頓時一片歡呼聲。
有一個人沒有歡呼,非但沒有歡呼,反而倒抽了一口冷氣!
這個人就是歐陽於飛。
他知道過河是必然的,而且越快越好,但三天之後就過河,時間上實在太過倉促了。要知道這可是三十萬大軍啊,船舶、糧草、隊列、安營、對岸的敵情,一樁樁一件件,哪一樣不需要計劃周詳?以他入營的觀察看,這一切都沒有準備好。雖然此前一戰瑤軍慘敗,但河南岸瑤軍已經苦心經營,甚至建立了國家,哪有那麼容易說突破就突破的?至少也要先派小股部隊進行一下試探才能讓大軍渡河吧?
隻是現在全場歡呼場響成一片,他哪敢公然提反對意見,就算提,他現在也不過是一個行參將職的遊擊,隻能向馬超去提,至多向袁承誌去提,沒有資格向大司馬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