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日本遭原子彈轟炸(4)(1 / 1)

1944 年底,盟軍的戰艦抵達硫磺島。日軍卻發誓要為這座小島奮戰到底。

阿瑟?普裏姆在關島的太平洋戰艦總部進行的報道中說,他剛從硫磺島殘酷的戰場上回來。那是一座人間地獄,所有人都為之心驚膽寒。空中盤旋著數百架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飛機,海麵上有各種型號的戰船800 餘艘。盡管日軍遭受了嚴重打擊,但目前為止,他們還在負隅頑抗。硫磺島戰役將作為美國海軍參加過的最殘酷野蠻的戰役而記錄在案。在硫磺島戰役中,美國海軍的傷亡率高達50%。

硫磺島

硫磺島位於西太平洋,屬於小笠原群島的一座火山島,是該群島的第二大島。它在東京以南1080千米的地方,南距關島1130千米。全島南北長約8千米,東西最窄的地方隻有800米,最寬4千米,麵積大約21平方千米。島的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卻的、海拔160米的死火山,終年噴發著霧氣,硫磺味彌漫全島,故此得名。

其實,硫磺島是一塊隆起的火山岩,島上大部分地區都覆蓋著厚厚的火山灰。雖然硫磺島島小人稀,但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幾乎處在東京與塞班島中間位置。島上的日軍大大降低了美軍對日本本土戰略轟炸的作用,他們不僅可以向東京提供早期預警,而且可以用戰鬥機進行攔截,甚至還能出動飛機攻擊美軍在塞班島等地的機場,衝散美國機群。對美軍而言,硫磺島簡直是如鯁在喉。美軍占領塞班島以後,一直以塞班島為基地空襲東京。然而,因為硫磺島的報警作用,美軍對東京的空襲一直效果不佳。

太平洋戰爭中盟軍的最高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告訴羅斯福,美軍進入日本,將會導致美軍多達50 萬人傷亡。與此同時,奧本海默的研究組又有了新的進展。到1945 年年中時,他們就能掌握必要的科學技術和材料製造一顆原子彈。這在1945 年初已經很明顯。美國還需改裝一架可以裝運原子彈的飛機。經過改裝的B-29 型重型轟炸機承擔了轟炸任務,它能勝任從太平洋諸島到日本大陸的長距離飛行。新設計的發動機和一個加壓艙,使B-29 型轟炸機能夠飛到3 萬英尺的高空,不會被敵人的槍炮和高射炮擊中。B-29 型轟炸機還擁有精確的轟炸係統,每一架飛機都可以攜帶10 噸重的烈性炸藥。

美國攻占馬裏亞納群島後,東京和其他一些日本城市也相繼被美國空軍控製。每天,B-29 型轟炸機像流水一樣飛離它們在關島、塞班島和提尼安的基地,去轟炸日本的主要城市,削弱日本的軍事力量。

到1945 年3 月,日本的空中防線已被徹底瓦解。B-29型轟炸機在日本的領空盤旋徘徊。1945 年3 月9 日,300 多架B-29 型“空中堡壘”轟炸機對東京進行了轟炸。它們一起向東京投下了重達100 噸的燃燒彈。此次轟炸引起的大爆炸,摧毀了東京城內的古老木製房屋。轟炸結束後,幾乎沒有一座站立的建築物,有10 萬人在轟炸中喪生。盡管如此,日本仍然拒絕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