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日本遭原子彈轟炸(6)(1 / 1)

全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慶祝歐洲戰場的勝利。從希特勒進軍攻打波蘭至今,戰爭已經持續了5 年多。這5 年充滿了痛苦和死亡,現在抗擊德國的戰爭取得了勝利。

雖然西方戰場已經獲勝,但是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取得東方戰場的勝利。隻有全世界都摒除了邪惡,世界才能真正獲得自由。正如在歐洲戰場上一樣,美國人將在太平洋戰爭中一如繼往地抗擊一切敵人,保衛自己的利益。

盡管日軍已經沒有任何空軍和海軍的支援,但衝繩島戰役仍然從4 月持續到5 月。盡管日本士兵開始投降,但美軍仍然遭到日軍的頑強抵抗,而且進攻日本造成的重大傷亡在美軍中引起了恐慌。因此,維持美國軍隊的士氣至關重要,美國的文藝表演者甚至還被派到戰地鼓舞鬥誌。日本人征服世界的夢想被粉碎了,他們不再鼓吹要在華盛頓實行和平的獨裁統治。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日本已經徹底投降。

三 首腦們的決定

美國的人民還在戰場上流血犧牲。美國希望他們的士兵能重回美好的家園,他們試圖回到和平所帶來的舒適安穩和經濟利益中去。所有這些願望可能會讓他們做出除了無條件投降之外的一些妥協,而這恰恰是日本所期望的,他們企圖依靠美國人民對戰爭的厭倦而逃過一劫。

政治家、軍事首腦和頂尖科學家開始會晤,討論在何時何地向日本投放原子彈。

5 月31 日,他們舉行了一次重要的會議,會議目的是估計原子彈對日本造成的破壞。奧本海默估計死亡人數在2 萬左右。為了更清楚估算原子彈造成的毀壞,投放的目標將是還沒有遭受轟炸的日本大城市。

在原子彈爆炸試驗的準備工作即將完成之前,有人提議邀請日本人親眼見證一下這種新型武器的可怕威力。奧本海默駁回了提議,一方麵他擔心試驗失敗;另一方麵他怕試驗成功,在正式投放前給日本一個警告的話,他們會把盟軍戰俘轉移到原子彈投放地。

在5 月31 日召開的五角大樓會議上,美國通過了原子彈投放方案,美國將在不警告日本的情況下直接投放原子彈。6 月1 日,杜魯門接受了委員會的建議。

1945 年7 月16 日清晨5 點30 分,科學家們聚集在新墨西哥州的聚尼堤實驗點,目睹了世界上第一件核武器的威力。爆炸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兩萬噸TNT 炸藥的總和。10 天後,杜魯門、丘吉爾和斯大林在德國波茨坦會議上討論了日本投降問題,並與其他盟國領導人商討戰後世界的問題。杜魯門想在前蘇聯沒有介入的情況下盡快結束戰爭,這樣美國就可以主張分割遠東地區的領土。原子彈使杜魯門看到了美國單方麵結束這場戰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