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三哩島核泄漏(1)(1 / 1)

三哩島核泄漏

失事檔案

時間:1979年3月28日

地點:美國賓夕法尼亞州

事件:三哩島核泄漏

危害: 造成核電站二號堆嚴重損毀,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億美元

1979 年3 月28 日淩晨,美國賓州的三哩島核電站由於設備故障和人為疏失等原因造成核突發事件。因為核電站安全殼的有效保護,所以隻有少量的放射性氣體排出。

一 核突發事件

1979 年3 月28 日淩晨4點30 分左右,三哩島核電站的2 號反應堆在例行檢修後重新開始運行。當功率逐漸提升到額定範圍時,二次回路上的一台冷凝水泵突然停止運轉,造成蒸汽發生器的給水中斷。如此一來,一次回路由於得不到充分的冷卻而溫度上升。這樣的故障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反應堆的安全連鎖係統都可以自行處理,即主給水泵停運,渦輪機停轉,兩個輔助給水泵也會自動運轉。該反應堆之前已經發生過多次這樣的故障,但都沒有導致意外事故發生,每次計算機控製係統都很快采取措施及時排除了故障。然而,這次卻釀成了事故。

反應堆

一種可以人為控製核裂變反應快慢,並能維持鏈鎖核裂變反應的裝置叫做反應堆。原子能發電站是用反應堆內核裂變反應產生的巨大熱量生成飽和蒸汽驅動氣輪機發電,這種反應堆叫做動力堆,是原子能發電站的核心,也是反應堆。

反應堆的類型很多,但它主要由活性區、反射層、外壓力殼和屏蔽層組成。活性區又由核燃料、慢化劑、冷卻劑和控製棒等組成。

那天淩晨,三哩島核電站95 萬千瓦水堆電站二號反應堆主水泵停轉。輔助水泵按照預設的程序啟動,然而,它並沒有正常啟動,二回路冷卻水並沒有按照程序進入蒸汽發生器,熱量在堆芯聚集,堆芯壓力上升。原來,輔助回路中一道閥門在例行檢修中沒有按規定打開,導致輔助回路沒有正常啟動。堆芯壓力的上升導致減壓閥開啟,冷卻水流出。由於發生機械故障,堆芯壓力回複正常值後,堆芯冷卻水繼續注入減壓水槽造成了減壓水槽水滿外溢。

一回路冷卻水大量排出造成堆芯溫度上升。待運行人員發現問題的時候,47%的堆芯燃料已經熔毀,而且發生泄漏,這時係統發出了放射性物質泄漏的警報。然而,由於當時警報蜂起,核泄漏的警報並未引起運行人員的注意。直到事故發生的那天晚上8 點,二號堆一、二回路均恢複正常運轉的時候,運行人員始終都沒有察覺堆芯的損壞和放射性物質的泄漏。事故發生兩天後,賓夕法尼亞州州長出於安全考慮疏散了核電站附近的學齡前兒童、孕婦,並下令對事故堆芯進行檢查。經過這次檢查才發現,堆芯嚴重損壞。大約20 噸二氧化鈾堆積在壓力槽底部,大量放射性物質堆積在圍阻體中。此外,還有少部分放射性物質泄漏到周圍環境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