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的各類言語中,誇讚顏回似乎成為了一種習慣,甚至在自言自語的時候,也不忘記誇獎顏回。比如曾說過顏回安於貧困,住在陋室之中,每天僅吃一瓢食,一瓢水,而且在窮苦的生活中依然可以保持快樂心態。在學習問題上,孔子也曾說過"語之而不懶惰者,回也"。甚至自視甚高的孔子,有時候還把顏回和自己相提並論,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他說顏回"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哉",是把顏回放到了和自己一樣的高度上。認為隻有顏回和他達到了"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境界。正是因為孔子這麼喜愛顏回,所以當顏回去世的時候,孔子非常悲傷,失聲痛哭說"天喪予,天喪予"。顏回的死,對孔子的打擊非常大,他不但長時間難以從悲痛裏麵走出來,而且在教育弟子的時候,經常不知不覺地拿著顏回和他們對比,經常弟子們一點小錯,孔子就發出"你們比顏回差遠了"之類的感歎。
在顏回的身後,顏回也得到了同門和當時許多人的高度評價。有一次子貢就曾經說"我怎麼能和顏回相比呢"。子貢做生意的時候,曾應人邀請,把孔子門下的弟子做一個排名,10個弟子中,顏回被排在第1名。雖然比起孔子的其他弟子。顏回從來沒有得到過任何官職,但是即使在諸侯之間,顏回也同樣有很高的名聲,孔子遊曆到楚國的時候,楚王曾經想賜給孔子一塊地,他的令尹就曾反對,反對的理由是,孔子如果得到顏回的輔佐,肯定能把這塊土地治理得很強大,到時候就是楚國的威脅了。可見在當時的諸侯中間,顏回是有非常高的知名度的。
那麼高知名度的顏回,一生又走過了怎樣的道路呢?他是魯國人,13歲的時候開始跟隨孔子,用6年的時光滿師,然後娶妻生子,但當恩師準備周遊列國,推廣自己的儒家思想的時候,顏回卻毅然決然地扔下妻兒跟從。要知道為了娶到他的妻子--宋國女子戴氏,顏回曾經不辭勞苦,到宋國求親,終於打動了戴家的長輩們,同意了這樁不匹配的婚姻:顏回家窮,戴家卻是宋國官僚。
但這來之不易的一切,都無法阻擋顏回追隨恩師的決心,在顏回的心中,幫助恩師成就他的儒家治世理想,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後的14年,他一直跟隨孔子周遊列國。然後,就是眾所周知的孔子周遊列國時候最艱難的時光,不管走到哪裏都不被待見,經常遭到驅逐,甚至還多次遇到盜賊,生命財產遭到威脅。在一切的打擊苦難麵前,顏回不但對恩師不離不棄,而且還主動承擔責任,每到一地,都主動承擔大量體力活,照料孔子的飲食起居。一直到了公元前484年,38歲的顏回跟隨68歲的孔子回到魯國,之後的兩年最後時光裏,他開始在魯國傳道講學,並且身體力行,在艱苦的環境中,以苦為樂,其治學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品格,都成為當時儒家的楷模。除了講學之外,顏回更幫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特別是流傳千年的易經,也是出自他之手。這樣一個刻苦耐勞且大智若愚的好學生,最終積勞成疾,40歲剛過就病逝在家中,而他留下的"重於立德""天人合一"等儒家思想,至今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