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3 / 3)

甘露寺

甘露寺坐落九華山北路,半山定心石下,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禪林”。清康熙六年(1667),玉林國師朝禮九華,途經此地,讚曰:“此地山水環繞,若構蘭若,代有高僧”。時居伏虎洞的洞安和尚聞之旋即離洞,並得青陽老田村吳爾俊等人資助破土建寺。動工前夜,滿山鬆針盡掛甘露,人稱奇跡,故得“甘露庵”名。洞安在此兩度登壇說戒後,仍歸伏虎洞。乾隆間住持僧優曇開壇傳戒,成為叢林。今存大雄寶殿、配殿、寮房、鍾鼓、碑刻等文物。全寺建築麵積3500平方米,為全國重點寺院。今住持僧寬容。著名的九華山佛學院,便設在甘露寺內。

化成寺

化城寺位於九華街芙蓉山下。迎麵是一座圓形廣場,廣場中間有“娘娘塔”(關於娘娘塔還有兩種有趣的傳說)。和當年地藏放生的月牙池。寺殿前後有四進,分門廳、大雄寶殿、後進和藏經樓。此四進隨地勢漸高,結構自然,門楹窗柃、鬥拱梁柱和台階基石均刻有精巧美觀的圖案。殿內有康熙禦書“九華聖境”橫匾和乾隆禦書“芬陀普教”橫匾。後殿首明代崇禎皇帝禦書“為善最樂”橫匾。現在的化城寺,山門和藏經樓為16世紀所建,大雄寶殿和後廳為19世紀重建,寺內辟有九華山文物展覽館。

肉身寶殿

肉身寶殿坐落於九華街西神光嶺頭,周圍古木參天,濃蔭蔽日。殿宇高15米,山門麵北,紅牆森嚴,巍峨壯觀。歇山重簷頂,戧角淩空。鐵瓦蓋頂,四周回廊上方雕棟畫梁,立石柱20根。殿宇麵闊3間,進深16米,地麵鋪漢白玉石。中央為1.8米高的漢白玉塔基,上矗七級八麵木質寶塔一座,高17米。每層每麵設有佛龕,供奉地藏佛像。塔內是地藏肉身所在的3級石塔。木塔東西兩側分塑十殿閻羅參拜地藏的立像,金碧輝煌。殿基和兩側佛台有38幅精美的漢白玉浮雕,圖案為淨瓶、寶劍、判筆、蓮花、牡丹、蘭花、石榴等。殿前有半月形拜台,上列鐵鼎,香煙繚繞。肉身殿以塔為龕,構造罕見。建築麵積705平方米。

回香閣

回香閣,原名華嚴庵、華嚴禪寺。位於華嚴嶺頭,華嚴嶺是由九華街蹬石級上天台必經之地,昔日香客朝天台,多有在此燒回頭香的習慣,故又名回香閣。

寺始建於明代,明代高僧智旭在此修持多年,潛研華嚴經義,著述頗豐,“人來合意高談道,客去清閑即俑經”,描寫了智旭大師清靜安詳的修持生活。清時香火旺盛,鹹豐年間寺毀於火,從此一蹶不振。對外開放後,住持僧應觀新建兩幢配殿,後因故修複計劃落空。

1996年住持慧光發心重修,先後新建客堂、寮房、大殿和觀音壁計2000平方米。山門殿前置福建青潮石大型觀音壁石雕三幅:正麵《千手千眼觀音》,高4米,寬8米,扇形結構,刻有“大悲咒”;東為《飄海觀音》刻有“心經”;北為《紫竹林觀音》正麵篆刻“百福百壽”字圖,背雕《九龍壁》。站在寺回香閣東望天台群峰和閔園竹海,西瞰九華街也一目了然。西南還有一株高13米,合抱近2米的迎客鬆。回香閣旁設有商店,食品、紀念品琳琅滿目

龍池庵

龍池庵位於龍池瀑布鄰近,又名清隱庵,始建於唐代,為詩僧神穎所居。民國年間主持僧華德喜植梅畫梅,圓寂後屍身3年不腐,其徒將肉身裝金供奉。

大興肉身殿

大興肉身殿為供奉大興和尚肉身的殿宇。殿堂正中玻璃龕內端坐著大興肉身,顏麵如生,喉節可辨。右牆邊陳列著大興遺像,穿破了的袈裟和僧鞋,以及出缸的羅漢念佛珠、指甲、衣帽鞋灰片等。

九子寺

九子寺,又名廣化院,位於九華山九子岩盆地中心。寺院始建於何年,史無記載。據其現存的石塔、石佛、石獅等考證,廣化院約建於唐末。寺內正殿三間,有回廊相連。寺北月牙池一彎,築有高供石橋,池中三級石塔,供奉地藏佛像。池畔犀牛,凝眸月宮,塔前靈龜,仰望北鬥。泉水經石橋委婉曲折,流入穀口,水草依依,如花似夢。九子寺西,為九子、天蟾、五老、獅子、聚玉諸峰,群峰直指雲天,笑傲蒼穹。

磐陀石

陀石位於九子寺北側。該石表麵平滑如鏡,傳說金喬覺曾在此岩石上打坐、於雲霧中閉目禪定達15年之久。因金身邊無滴漏古鍾,更無現代鍾表,於是峰頂的鬥雞岩,又名金雞石,就主動地為他報時辰,以便讓這位苦修的和尚掌握時間。

磐陀石側,有垂雲澗。澗床高峻,水勢激射,中有瀑布如素雲飄逸垂練;聽落澗泉聲,淅淅瀝瀝,如撥絲弦,似拋珠弄玉,清脆悅耳。大雨過後,似蛟龍伸腰展背,從十裏高的雲穀中奔騰出山,澗底銀花四濺,如布霧露。上下雲水一色,“飛瀑奔崖色皎然,飄空上下勢相連”,十分壯觀。

天台峰

天台峰又稱天台正頂,海拔1306米,是九華山第二高峰。峰頂有天台禪寺。東有一山脊,如一條盤曲在雲空的巨龍,由裸露的花崗岩構成,呈黛色,故有“青龍脊”之稱。在青龍脊南北兩側,沿近南北方向的節理下蝕,兩側璧立,稱為摩崖。西為龍珠峰(又名天台崗);兩峰有一石橋相連,稱“渡仙橋”,橋梁鐫有“中天世界”4字。天台峰頂建有一亭,突兀雲表,好像伸手可捧握太陽,故名“捧日亭”。在天台峰絕頂,有兩塊巨石夾峙而立,其高約6米,寬4-5米,兩石之間有一縫隙,下寬1米,上寬0.8米,僅容一人擦肩而過。人在其中,倚壁仰望,碧天一線,故有“一線天”之稱。因其常有雲霧穿越,亦稱“雲峽”。天台峰是觀九華山全景和看雲海日出最佳處,“天台曉日”是九華古十景之一。

此外,九華山還有著名的“九華十景”,天台曉日、化城晚鍾、東崖晏坐、天柱仙蹤、桃岩瀑布、蓮峰雲海、平崗積雪、舒潭印月、九子泉聲、五溪山色,還有龍池飛瀑、閔園竹海、甘露靈秀、摩空梵宮、花台錦簇、獅子峰林、青溝探幽、魚龍洞府、鳳凰古鬆等名勝。

【旅遊小提示】

交通

航空:乘飛機先至合肥駱崗機場、黃山(屯溪)機場、安慶天柱山機場,然後分別在安徽省旅遊汽車站、黃山市汽車站或湯口汽車站、安慶汽車站轉長途班車可直達九華山。

鐵路:遊客一般取道池州火車站,再轉汽車到達九華山。

公路:合肥市的安徽省旅遊汽車站有發往九華山的直達班車;池州火車站對麵公交車站有靈山九華大巴直達九華山;銅陵火車站有開往九華山車站的旅遊巴士。

水路:乘輪船至池州、銅陵、蕪湖港,然後轉陸路也可直達九華山。

收費

門票:110元/人(12~2月為淡季),140元/人(3~11月為旺季)

住宿

九華山東崖賓館

地址:九華山風景區化城路8號電話:(0566)2831370

九華山聚龍大酒店

地址:九華山祗園寺對麵電話:(0566)2831368

九華山大九華賓館

地址:九華山池州市翠柏中路218號電話:(0566)2811288

九華山百歲山莊

地址:九華山九華街電話:(0566)2833218

氣候

九華山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九華山最佳旅遊季節為春秋季,夏季旅遊應注意防雨。

電話

谘詢電話:(0566)2831228

池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66)2088371

安徽省旅遊投訴電話:(0551)282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