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解毒,讓寶寶快速退熱
概述
疾病概念與簡要論述
發熱是身體有潛在感染或發炎而引起的一種臨床症狀,小兒發熱常表現為小兒體溫異常升高,額頭和手足心均有發燙的症狀。人體的正常溫度是36.5℃,但小兒的體溫通常會高一些,因此,一般來說,當小兒口溫37.5℃以上、耳溫37.5℃以上、腋溫37℃以上、背溫36.8℃以上、肛溫38℃以上時,就可判定為發熱。
發病機製
發病原因及其影響因素
在現實生活中,由感冒而引起的小兒發熱最為普遍,這主要是因為小兒抗病能力不足,對環境冷熱變化適應比較慢,繼而很容易因感受風寒而使體溫異常升高。此外,氣溫過高、衣服過厚、喝水太少、流汗腹瀉等導致的體內水分嚴重流失、房間空氣流通性差都會引起小兒發熱。
臨床症狀
疾病臨床特點與表現
一般情況下,小兒溫度處於37.5~38℃為低熱,38~39℃為中度發熱,39~40℃為高熱,40℃以上為超高熱。小兒發熱時常伴有麵赤唇紅、煩躁不安、食欲減退、大便幹燥惡臭,或者咳嗽、流涕、鼻塞、打噴嚏、形體消瘦、盜汗自汗等症狀。
日常護理
疾病防治實用指南
對於發熱患兒的治療,首先應先排除急性傳染病的致病可能,再施與具體的推拿手法;如果發熱體溫較高,應先給予靜脈補液等治療安排;發熱期間注意引導患兒多喝水,多臥床休息,保持居室空氣流通,新鮮空氣有利於小兒散熱;病後注意加強營養的補充,避免小兒氣血虧損。很多小兒經常感冒發熱,而且一旦患病就要通過打點滴才能緩解,其實長此以往,反而大大損害了其自身的免疫係統,使小兒疾病進入惡性循環。因而,推拿療法更適合於輔助小兒發熱的治療。
健康貼士
若小兒體溫在38℃左右,沒有達到服用退燒藥的界限,可以用溫水以擦拭或淋浴的方式為寶寶降體溫,切勿使用酒精擦拭,因為酒精散熱過快,寶寶會發抖甚至抽搐。
對症食材
黃瓜
性味 性涼,味甘
主要成分 維生素、礦物質、成分蛋白質、纖維等
功效 除熱,利水利尿,清熱解毒
綠豆湯
性味 性寒,味甘
主要成分 蛋白質、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等
功效 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利水消腫
標準取穴
人體標準穴位掛圖穴位精確展示
推拿方法
對症穴位推拿法
大椎穴
施術者將右手置於小兒肩部,虎口緊鄰其右側頸部,四指朝前,拇指指腹或指尖垂直按揉其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的大椎穴。
風門穴
施術者食指和中指並攏,其他手指自然彎曲,將中指的指腹放置在其大椎穴下第二個凹陷的中心,食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就是該穴;以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風門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