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京城的黎明靜悄悄(1 / 2)

綿綿的柳絮漫天飛舞,仿佛鵝毛大雪一般,當那片潔白沾在身上,人們所感受到的,卻隻有陣陣暖意。

人間四月天,芳菲猶未盡,這是一年中,最令人愜意的幾個時段之一。

富貴人家或者書香門第,喜歡在這個時節偕家出遊踏青;農民們則是趁著春光正好,抓緊時間在田間勞作;走南闖北的商人們,同樣不得閑,他們要忙著上貨訂貨,將經曆了寒冬之後,空空的貨倉補滿,好在新的一年裏,多賺點錢。

這個時候來到京城的人,看到的,隻會是一派繁忙景象。

然而,在嘉靖十四年的四月十五這一天,京城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田間沒有農夫勞作,官道上沒有行人往來,風景秀麗的山林間,唯見鶯歌燕舞,甚至連運河上穿梭不斷的漕船,也不見了蹤影。

京城,仿佛已經被人遺棄,變成了一座曆史遺跡。

當然,那些不明真相的外地人肯定不會這麼想,他們很清楚,這個靜悄悄的黎明,完全是人為造成的。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關卡,將京城封了個水泄不通。

京城的百姓知道的更多一些,官府提前很長時間,就已經將告示貼出來了,告知百姓:今日全城戒嚴,任何人不得外出,犯禁者重罰!

這告示措辭嚴厲,後果也很嚴重,但卻沒頭沒腦的,既沒說明原因,也沒說明如何執行,但對京城人來講,這已經足夠了。

不用官府說,大家也都知道,這一天,是上虞小仙師,翰林劉修撰的仙丹開爐的日子。異寶出,天地劫,據說開爐的那一刻,會有天劫降臨!而天劫的威力,則足可毀天滅地,將整個京城化成齏粉!

換成其他人,敢這樣危言聳聽,一定會被官府抓起來,治個妖言惑眾,意圖不軌的重罪,發配邊疆,乃至腰斬於市都是有的。不過,樹的影,人的名,同樣的話,出自那位神通廣大的小仙師之口,帶給人們的就隻有恐慌了。

就算有那神經大條,或者別有用心者,對此不屑一顧,可是,不管你信不信,皇上可是信了的,不然順天府能出告示嗎?如果這樣的說服力還不夠,那再看看那些達官貴人的舉動就知道了。

以張首輔為首的一眾文臣,以武定侯為首的一眾勳貴,哪個不是早早的就把家人給送走了?最近這段時間,東城的那些豪宅都變得空蕩蕩的,隻剩了些灑掃的仆眾,倒是八大胡同的人氣高漲。

據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青樓老板說,自從天劫的消息傳開後,青樓業的生意普遍上漲了四、五成。除了那些將家人提前送走後,來此解悶的達官貴人之外,不少家境普通,一向舍不得去青樓消費的人,也紛紛湧了進去,一個個都嚷嚷著,死前須得爽一把……

要讓劉同壽來說,這就是末日症候,連科技發達的後世,都有人相信所謂的瑪雅預言呢,何況文盲率超過九成的明朝?恐慌沒演變成動亂,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之所以沒有形成逃亡的大潮,官府的控製是重要原因。大明朝廷就是個篩子,想封鎖消息肯定不行,不過,朝廷對付老百姓的法子還是很多的,水陸關卡一設,沒有一定的權勢,根本不可能進出。

此外,客觀條件也擺在那兒,普通人多半都家無餘財,撇家舍業的去外地逃荒,跟找死能有多大區別?想走,也沒法走啊。

最重要的則是人們都存有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