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的香爐裏沉香片緩緩燃著,清雅又略帶了底蘊的香氣尤其容易使人神台清明。
武帝一手背負於身後,一手捏著薄薄的宣紙,來回踱了幾步,神色裏帶著深沉的思慮。
他又看了眼紙上那兩個字,清雅俊逸又深藏不露的字跡還真像它的主人。
“你說,睿王舉薦這個慕玨給朕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武帝問身後的聽君,若有所思。
聽君拱手道:“奴才著實猜不出睿王的心思。”
“這慕家原本是太子的心腹,慕玨雖為庶子一直不受重用,但自宮宴那一夜他嶄露頭角,太子便連夜召了他去東宮。看那慕玨的意思,也是一心要成為太子的人。這個時候陣前換帥,老三不抓緊時機將自己的人安插進去,卻連夜過來舉薦太子的人,是何用意啊?”
聽君默了默,斟酌著語氣地回道:“奴才鬥膽,其實皇上心中,原本不也是屬意慕玨嗎?”
武帝略略瞟了聽君一眼,隨即指著聽君笑罵,“你個老奴才,倒是連朕的心思也敢猜了。”
聽君連忙道:“奴才知罪。”
“你倒是沒猜錯,陣前換帥乃是大忌,牽一發而動全身,西北這一仗又事關我大周國運,隻許勝不許敗,能不換朕自然不願換,若不得不換朕也不願聲張,先亂了士氣。從慕家選人,不動聲色替上去本是最好的選擇,然而慕長豐卻真是讓朕兩難。他若是勝了,在軍中威望更上一層,回朝之後,朕又要如何賞他?他如今已是一人之下的大將軍,手握五十萬兵權,再賞就該到朕頭上去了。”
“朕正是左右為難,慕玨就出現了。慕玨也是慕家人,以那晚看來,他這麼多年來一直在隱藏實力,深藏不露,正等著這麼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他與慕長豐素來不和,實在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他說他要位居慕大將軍之上,朕還真是想要成全他。”
聽君作揖道:“皇上聖明。”
“但是老三這個舉薦卻反而讓朕舉棋不定了,他這一步走的是個什麼道理?按理說,他該舉薦林家的人,林家是皇後的親信,林家的兩個女兒又都對他死心塌地。就算他不為私欲,真心為國為民,也可以舉薦驃騎將軍秦懷,但他偏偏去舉薦太子的人。你說,有無可能他根本已經將自己的人安插到了太子那裏去?”
“皇上,”聽君斟酌道,“其實還有一種可能。皇上的心思,其實素來以睿王最懂,若是睿王此舉隻因揣度了皇上意圖,先一步示好呢?”
武帝聞言,眉間微攏,而後,驀然展開,恍然大悟,“你所言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