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通羅馬。

這句古諺也適用於創業。但是,並非每一條路的風景都一樣:有些路看起來陰暗而險隘,有些則光明而開闊。不論你選擇哪條路,都得耗費心力、辛勤付出,才能到達目的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奇怪的是,你走在路上的時候,總會碰到很多聲稱熟門熟路、能給你忠告的人,但他們自己卻從未走過那些路。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果你定神看看,會發現主要道路居然已經封閉。像我們這種一般人,有誰既能修理東西,又能擁有某一領域的研究成果或者熟知一項全新的高科技?這本書將告訴你一條目前為止仍鮮為人知的路徑,一條跟創意與你的發展有關的路,而非局限於研究高科技。

這條路的訴求重點不在於采購技巧以及招募資金的能力,而是人人隨手可以運用在商業經濟上的現代工具,完全適合我們這個時代,也因此能讓更多人參與企業經營。在這條路上,經營者這個角色更接近藝術家或作曲家,而非傳統的企業家或經理人。

這是一條作者親自走過的路,字字句句完全根據親身經曆而來。即使是前往羅馬,我們也能比以前更輕鬆到達,而且花費更低。

你瘋了嗎?

你一定是瘋了才會想當老板:每天12到14個小時不眠不休地工作,不知哪年才能休假,很少有私人生活,或者根本沒有;你冒著失去朋友或伴侶的危險,每天第一個到辦公室,最後一個離開;會計要懂,利潤盈餘要掌握,對稅法要有概念,還有公司法、勞動法,別忘了合同法;你要懂得如何帶領下屬,還要能聽懂有關景氣的行話,並且聰明反應;當然,你的營銷點子要一級棒,維持公司屹立不倒,更要錙銖必較;風險會找上你,也許有時還禍不單行。總之,你在市場上幸存的可能性少於50%。

有些研究數據顯示,80%的新創公司壽命不超過五年。根據統計,剛剛我們提到的一切努力所換來的前景是什麼?破產!說得更清楚一點:我們現在生活的社會,居然還想自己組公司創業,真是腦筋有問題!但是我們的社會中,永遠有些不但不跟著主流走,而且還自成一格的人:登阿爾卑斯山擁抱危險的人、賽車手、特技替身、維京集團(Virgin)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那種熱氣球航行者、以及馬拉鬆選手、空中飛人等。創業者在我們的社會裏,很明顯也屬於熱愛冒險的人物。所以創業者的典型是“有自虐傾向的極限運動員”?

無論如何,我們的社會需要創業者,還不隻需要一兩位,而是越多越好,一種近乎全民創業的精神。難道我們不該對創業這檔事刮目相看?本書將介紹幾種方法,教我們如何走出困境。很多被奉為規則的東西,其實早該像對付三千煩惱絲一樣,跟它們一刀兩斷。我們的想法需要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幸運的是,很多現代經濟模式的發展,已越來越接近我們所追求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