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錄

每個人都可以創業

尤努斯教授訪談(節錄)

財富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持續擴大,這些都是社會的定時炸彈,隨時會爆炸。一般嚐試重新分配的政策,不論是透過進步的稅級分類、透過工資還是國家或者私人的援助計劃,都證明不適用或者不足以製止經濟不平均增強的趨勢。

經濟學教授尤努斯發展出一個計劃,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很多國家也仿效跟進:他把窮人視為企業家,用小額貸款幫助他們成為小型實業家。這個計劃出乎意料的成功,尤努斯也因為這畢生事業得到諾貝爾“和平獎”。這表明了改善窮人經濟,計劃的背後有著更大的意義。隻有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找到解答,才可能永久和平。

法 汀: 我們身為經濟學家,知道財富不均的原因在於隻有少數人有辦法做生意。能夠做生意,就能累積財富。要改變社會上的不平等,關鍵便是讓更多的人參與創業的行列。

尤努斯: 完全正確。我的觀感是,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創業者,各有天賦,但是社會卻不允許他們發揮長處。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擁有創業能力。他們想:“我不知道該做什麼。我為別人工作,因為我在自己身上看不見什麼可用之處。”就是在這一點上麵,社會徹底失敗。我們應該鼓勵大家,把隱藏在他們內在的潛力真正發揮出來。我們擁有多麼美好的恩賜,但是我們卻感覺不到,這是為什麼能力沒有被發掘的原因。就這樣,我們製造出不平等的問題。人對自己沒有認知,如果他們知道自己有什麼能力,就能憑一己之力貢獻社會。

法 汀: 沒有人相信這一點。您說,每個人都有成為企業家的天賦,甚至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也一樣。真的每個人都能創業嗎?

尤努斯:是的。就是來自孟買、印度或者非洲的乞丐,也和世界上其他人一樣,擁有做生意的潛能。他們隻是從來沒有機會察覺本身蘊藏的能力,因為他們也從不知道自己有能力做什麼。社會不允許這些寶藏有出頭的機會。每個人都一樣擁有潛力,隻是有些人發現了一點點,有些人則從來沒發現。

法 汀: 教育在這裏扮演什麼角色?我們通常相信教育體製應該會給人所需的能力與天分?

尤努斯:比較重要的是某種特定的教育,而非一般的教育。有些教育內容教出錯誤的思考方式與精神態度。教育能教人學習如何為別人工作。如果我們想要創業,這就不是好的教育。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告訴學生:“你有能力經營自己的事業。但是如果你想為別人做事,也無可厚非。”教育應該鼓勵獨立思考、發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為日後進大公司鋪路。人不應該被阻礙去發現事情的其他思考麵向。教育必須是開放的,我們才能認識自己的可能性。信息科技在這種情況下非常重要。我們必須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跟著教科書,必須能夠超越現狀。

法 汀: 目前時間已經成熟,將會有更多人走上創業之路。請問您有什麼建議?從這裏應該如何開始?

尤努斯:創業永遠從私人的層麵開始。此外,當他們有下列問題時:“我在做什麼?我可以做這個或那個嗎?為什麼我的方向不能再清楚一些?”機構的設立、教育機會以及每個人都能從中尋求谘詢的網頁,皆可提供協助。我們要幫助個體發現自我。發現所有我們能做的事,把我們自己變成企業家。這是最棒的事。

當伊斯蘭教婦女在極端不利於她們的社會條件下,在極度落後的國家裏,都能成功成為創業人,我們在條件好得多的情況下,成功的可能性不是應該更大嗎?這裏不是隻針對那些少數已經創業成功的人,而是越多人越好。

用這種方式來理解創業,將開啟機會的大門:從經濟出發,持續對和平發展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