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瑞典經濟學家瑞德斯卓和諾德斯壯為他們的書《放客企業》下了一個副標題:聰明人如何與創意共舞。他們的中心論點是,在企業界,新的冠軍是那些有想法、有創意的人,即使他們沒有資本支持。失敗者是腦袋空空的資本家。
新的冠軍是,雖然沒有資本支持但有想法的人。
失敗者則是腦袋空空的資本家。
──瑞德斯卓&諾德斯壯
《放客企業:聰明人如何與創意共舞》
你認為自己根本不是創業的料,因為你對金錢的世界沒有激情,覺得自己還是擁有點理想?你不是天生的創業人,因為你缺少跟人競爭以及堅持到底的特性?將你的理想主義和希望社會更美好的責任心,與節約、創意、靈活運用資源的興趣相結合吧。也許你會讓某個已經存在的產品更物美價廉,這可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任務。
從國民經濟角度看來,低廉價格有一定意義。基於新工業化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競爭激烈,德國的工資和薪酬幾乎沒有提高的可能性,但是與世界標準相比偏高的物價卻仍有下降空間。就算工資和薪酬無法再調整,下降的物價還是能提升財富。如果我們能降低食物和衣物的價錢──而且機會極大──對社會也會有正麵效應。所得不多的人,生活費大多花在這方麵。
如果吸引你的是藝術創作方麵的工作:不要放手!創業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它是新設計的創造能力,要求靈感、直覺和設身處地的能力,在社會中也是如此。尋找靈感和直覺,需要閑情逸致、距離和遠視的目光,日常生活的煩擾不在目下。不要嚐試成為一個企業管理學家,但是要像律師一樣,仔細聽企業管理學家說話。他工作所用的技巧,你不得不用,但是絕不能讓技巧成為你的目標,否則你會被拋出成功的軌道。重新拾起你孩提時代的好奇心,別受一般世俗的見解影響,尤其是在經濟領域。
如此一來,你對抗無趣與貪小便宜的機會就很大。發展你的想法,直到自己完全深信不疑。創業提供你機會,以不同一般的想法與觀點工作,也借此成功參與經濟活動。像這樣的“企業文化”,有意識地將藝術家、局外人或者熱心社會公益的人囊括在內,這些人以往不認為自己在經濟世界裏有行動機會,或者覺得自己適合當發起人或參與者。我們的社會需要有企業性直覺的人,他們不僅需要嗅出新的需求,還要以經濟的、社會的以及藝術家的想象力來響應現有問題。
創立自己的企業不再是什麼特殊之事,反而能夠開放給許多人,而且人數比我們想象中還要多。主動締造自己的經濟體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用另種方式發揮影響力?設計並且擁有自己的公司?有三個步驟能夠徹底改變企業風景。事實上,那隻是思考上的步驟,讓人用新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讓我們能夠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審視創業這個主題。
第一步,認清在現代這個社會,好的概念比資金重要。下一步,在創業的領域,要比從前更徹底運用分工。認為創業者必須專精企業各個領域,他們當然會疲累不堪。第三步,利用不同部件把公司組合起來。分工製與專精製,讓一個公司可以透過不同的部件組合而成。如此一來,新創公司一開始便能進入專業工作,所需的資金少得多,風險也減低,而且比較不受一般公司擴展中會遇到的局勢危機影響。
今日的創業人若能透過這三個步驟創業,已經是突破性的發展,但是加入第四個步驟後,更能顛覆全局。我們可以借由超級創業的方式,提供能直接運作的完整公司,新主人隻需要添上名字與商標即可。這樣一來,創業人就不用受到企業運作管理煩擾,甚至還獲得可以套上自己創意的架構。這是一種實現自己創意的“跳板”。丟掉管理的大包袱,一身輕便上路,將精神集中在發展概念上。當畫家不必再自己做畫框、鋪畫布、製造顏料時,就可以專注於他的核心工作──畫畫,節省所有的精力到作畫上。
沒有什麼事物比成熟的創意更強大。
──雨果
這是一個獨立宣言,反對企業管理特權,以及對其唯命是從。市場是創意競爭的場域。經濟是藝術中的藝術,是適合場所、時代與人的創造性傑作,能開創一個持續力強的經濟視野。孕育一個創意,不隻是創意人的驕傲,而且有用於社會,因為能透過價廉物美的產品吸引眾人的目光。最終,非但不會惡化不平等的狀況,甚至能走出一條讓大眾參與,而且所得與財富平均分配的企業之路。“大家來創業”目前雖然還隻是一個理想,但是已經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