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起伏與危機
一段曆史的背後,必有一番精神,這一番精神,可以表現在一人或某幾人身上。
——錢穆
關於溫州人的故事,你或許早已聽煩。那些人雲亦雲、落入俗套的橋段,一方麵成為眾生談資,另一方麵也給溫州套上了一把枷鎖——過去,他們不為人知,悶聲發財;現在,他們成為一種符號,麵臨現實與曆史的雙重烘烤。
烘烤之下,好事者會問,溫州人敗了嗎?這個問題,就像“溫州人成功了嗎?”需要進行一點稍微深入的推問:如果他們成功,這種成功出於什麼原因?如果他們敗了,他們的失敗又所為何來?
要理清這些問題,可不是三言兩語的工作。就像錢穆先生所言,每段曆史,都有獨特的精神,通過個人與群體蔭及後世。
回溯溫州人在當代中國商業史上的腳印,其實類似於做一份帶有學術色彩的報告,這份報告由不同的人來做,方法不一樣,結論也不一樣。但最無可辯駁的一個標準,無外乎是看誰的敘述更周全、誰的總結更能經受時間的考驗。
這是對那一段曆史最好的交代。
然後,是透過這段曆史,看到古往今來所有的悲歡,這話誇張了,當然不可能完全做到,但卻是一個很好的目標。
曆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時代,都不可避免呈現出斷裂。有的曆史,甚至完全不可複製,但精神是可以傳承的,一群特定的人們的遭遇是可以折射一些恒定規律的,這是重點。
自1978年,溫州,這個土地貧瘠、麵積狹小、位置偏隅的小城,以不容置疑的速度與力度在中國的經濟版圖無限放大,在鮮有政策輻射的劣勢中絕處逢生,平地而起。這股力量無他,皆來自民間草根——崛起於草根,遊走於民間,他們腳踏實地,以樸實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有意或無意地推動商業的變遷,義無反顧地湧入創造氣象萬千的民間改革先行者行列之中。
要論先天條件,溫州實在算不得好,甚至有些令人絕望。
這裏非但不是“地大物博”,巴掌大的地方甚至既不能“靠山吃山”,也不能“靠海吃海”,唯一一條水路還是死路。而他們的發跡之路,似乎與“知識就是力量”背道而馳。大多數人都是泥腿子下海,與高學曆、海歸毫無瓜葛,商人的底色大都以“農民”、“小商小販”渲染;政策撐起保護傘時,他們少受庇佑,往往被邊緣化;急刹車時,他們則是風眼,承受著各方的意識形態的壓力,是所有口誅筆伐者的活靶子。然而,就是這群人,在巴掌大的溫州,頂著“資源稟賦貧乏”的帽子,以徹底弱勢的姿態,創造著財富神話,成為經濟命題中的悖論。而一場理應自上而下的改革,在溫州也自發演變成一出自下而上的、由無數個個人奮鬥史所組成的空前宏大的經濟運動。運動的關鍵詞曾經一度很敏感,也很“墮落”:私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