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日本還會有越來越多的男人爭當奶爸的。
“拖油瓶”的女高管
日本女性進入社會已經是“老大難”問題了。日本自20世紀70年代初頒布《男女雇傭機會平等法》以來,女性的社會地位和工作環境雖有了好轉,但始終無法扮演領導者和決策者的角色。
據統計,本屆國會眾議院女性議員比例僅占7.9%。前幾屆選舉中由於“小泉女孩兒”、“小澤女孩兒”等的出現,女性議員比例還算說得過去。但這一屆沒有了大佬的主持,議會裏的“女孩兒”們也不見了蹤影。
不僅政壇,日資企業裏也鮮見女性領導者。據統計,在科長以上的管理者中女性隻占6.8%,甚至比以刻板著稱的國會還少。前不久安倍內閣發表了“安倍經濟學”刺激政策的第三支箭——成長戰略,專門對女性領導者在企業裏的比重做了規定:到2020年,女性應占到企業中等以上管理層的30%;在上市公司的決策團隊中必須至少有一名女性。
盡管日立、東芝等17家大企業帶表示支持,甚至將其視為關係股價漲跌的大事,但要實現這一目標仍是阻力重重。俗話說得好,最大的敵人永遠來自內部。女性管理者還沒開始增多,就已經有男性出來大唱反調了。在一家企業任科長的40歲男性無奈地稱,女性總是有忙不完的“副業”,養育兒女、買菜做飯、伺候公婆,經常一下班就不見蹤影。但晚上經常要與客戶應酬,沒了女性陪同怎麼行!
這位科長的話代表了大部分男性員工的心聲。在企業裏女性的作用小、地位低,也是女性無法每天十幾個小時泡在公司造成的。某著名私立大學政策學部教授太田稱,日本公司不同於歐美,上下級關係中有很多個人感情因素,女管理層一旦增多,男員工在心裏“造反”的可能性就會升高。
太田表示,在日本企業裏搞人際關係的最重要手段莫過於酒會,女性管理者因為無法在這方麵與部下“以心傳心”,因此她們上任後酒會將會大幅減少。企業員工的士氣也會因此下降。此外,女上司一般會對男下屬寬容、對女下屬則加倍嚴厲,這種女人心理帶來的偏見和不公會讓欺淩下屬的現象增多。女性缺乏冷靜交流和正確判斷的能力,是否適合擔任領導者還未可知。
除了“專家”的議論之外,不少男性普通職員也表示了自己的擔心。他們多數認為女人的情緒陰晴不定,朝令夕改的事情肯定會經常發生,而且還絕不會承認自己錯了。如果辦公室裏有這麼一位女上司,每天隻是揣摩她的心情就要花費很大精力。每個月的生理期,將來的更年期,想想就讓人害怕。
在日本這個刻板不變通的社會,女性隻在想走入企業的管理層,就招來男性的種種反對和攻擊。看來,日本政府在製定比例目標之前,應先著手改善一下社會風氣,以及企業內部那股男性勢力湧起的暗流。不過再深入一步追究原因,男性社員雖然表麵上占據“統治地位”,但承擔的工作壓力也確實比女性大得多。加上激烈的競爭,男性員工們對女性領導應該也是羨慕嫉妒恨吧。
神保町——東京的書店街
提起東京的神保町,在日本愛書的中國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的。有的人甚至能夠將日本“書蟲”池穀伊佐夫的《神保町書蟲》中寫得諧謔有趣的短篇流利地背誦出來,還有的人會如數家珍地順口說出幾家自己最中意的舊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