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專文(十)(2 / 3)

西三旗新材料基地是在西三旗占地1平方千米的以新材料研發、技術轉化和企業孵化為主的新材料園區。北新建材集團以組建孵化器有限公司運作,推進北新材料園的建設,目前園區已吸引了北京爍光特晶有限公司、北京新材料孵化器有限公司、中商世紀納米塑膠有限公司、北京科大天馳有限公司、北京格遠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入駐,主要涉及納米材料、人工晶體、生態建材等新材料領域。

由此看出,研發基地和產業基地在合理的空間布局下,已經駛入高速增長的快車道。

二、通過組織重大項目,建設技術創新研發平台,為企業創新

提供支持,推動企業創新發展2002年,本著“以培育首都科技創新體係為目標,充分發揮首都的人才優勢、信息優勢、金融優勢,全麵利用各級在京單位的技術優勢,瞄準國際前沿,突出技術創新,強化科研與產業化的有機結合,推動首都生物工程和新醫藥領域的發展和壯大”的指導思想,選擇生物新醫藥領域中有關人類功能基因組研究、疾病基因組研究、水稻突變體庫、痢疾杆菌功能基因組研究等涉及大規模技術平台的項目進行了優先支持,對具有首都特色,能充分發揮北京地區臨床醫療資源優勢和診療水平的人類遺傳資源收集工作進行了重點資助,並啟動了北京人類遺傳資源中心庫的建設,為今後更大範圍地收集、保存資源並充分利用資源優勢進一步開展疾病相關基因的研究和開發奠定了基礎。目前,北京已經形成以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疾病動物模型基地、藥物篩選中心、臨床前安全評價中心、抗體基地、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基地等為代表的技術平台網絡。

2002年在新材料領域係統組織了一批新材料重大專項的開發。項目組織以在京大學、研究院所為依托,以經過國家多年支持已進入轉化或產業化開發階段的科技成果為核心,以科技優勢企業為實施主體,從研發、轉化到產業化技術係統地組織力量,通過組織重點專項、突破技術重點、機製創新實現重大成果轉化。

我國在高溫超導材料及其應用產品的工程化與產業化方麵與國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對此,2002年我們把重點放在轉變機製、集成資源、推進工程化與產業化上:建成一條年產200千米的鉍係高溫超導線材生產線,超導線材的臨界電流達到90A,單線長度超過1000米;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台GSM1800、GSM900移動通信用超導濾波器子係統,性能達到國際一流公司商用係統水平;完成了高溫超導電纜倒替及其相關配件的基本結構的設計和確定,並製作了一根1.4米長的電纜倒替實驗模型。通過項目的組織與實施,確立了北京市在國內超導技術領域的絕對優勢地位,得到了中央和市級領導的關注和支持。

結合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思路,通過項目組織和篩選使籌建國家納米工程中心方案實施逐步明確。如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科技項目和科技政策引導,已經在北京建立了永豐、空港兩大產業化基地,兩個產業基地的開工建設標誌著其高科技產業建設進入了大規模實施階段,真正由穩健經營、夯實基礎步入加快發展、高速成長之路。通過企業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在5年時間內成為國內最大的新材料開發、生產和推廣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在人工晶體及全固態激光器、光通信用材料及器件和新型顯示材料等技術優勢顯著的領域,組織了一批成果轉化項目,通過項目實施培育了北京紫晶光電技術公司和國科激光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為新興產業貢獻了一係列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

三、探索多種管理模式,推動科技管理、項目管理水平

(一)在招投標的管理機製上實現集成優勢

針對北京醫藥研究機構研發力量強大而產業吸納能力弱,企業新藥創新能力不足的弱點,在項目組織管理中明確提出了產學研一體化的要求和鼓勵企業介入的具體措施,並嚐試了市科技經費作為企業權益的做法。

我們在充分總結前一年招標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招標廣而告之將在新藥研發上的新思路和新做法,調動社會參與的積極性。

促進招標工作深入發展是2002年的一大特點。我們在新藥研發中鼓勵北京企業早期介入和科技經費作為企業權益的做法,企業反響熱烈,積極參與入選項目的多輪對接洽談。科技人員也改變以往隻埋頭做科研的做法,主動與企業聯係,介紹自己項目的特色,在中標項目的基礎上,深入做好產學研對接。在企業的積極參與下,多數入選項目都與企業簽署了合作開發合同,形成了產學研一體的研究開發模式,為推進新藥研發和成果在京轉化並順利產業化奠定了基礎。

通過科技經費作為企業權益的鼓勵措施,調動了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增強了科學家的市場意識,促進了科技人員邁出主動聯係企業、麵向企業的步伐,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整合的目的。產學研的對接,為在京科研機構與企業架起了橋梁,加強了聯係,為新藥成果的轉化和實現產業化奠定了基礎,從而為北京醫藥企業提高競爭力、保持良好的持續發展能力提供了保證。

(二)專業專項設計,以優勢互補集成優勢

做好專題專項頂層設計,理清思路是組織管理的關鍵。例如超導技術領域經過充分醞釀的工作思路為:①推進超導帶材和超導薄膜的產業化,使我國成為世界上能夠商業化供應超導材料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②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轉變機製,集成優勢力量,實現幾個具有重大應用前景和帶示範性的產品,如超導電纜、移動通信用超導濾波器係統、超導限流器的產業化等,帶動超導材料的發展,參與國際超導產業競爭。

明確思路和方法後,通過項目的組織和運作,培育了一批超導技術公司。這批公司的成立,吸引了社會資本的介入,加速了超導技術領域的研發與產業化速度,使我國在超導帶材和通信用濾波器係統兩個方麵躍居世界前列,使我國超導技術領域的研究全麵麵向產業化並與產業化密切結合,一改以往為研究而研究的狀態,全麵促進我國高溫超導技術產業的發展,形成了北京超導技術產業發展依托的主題,並代表我國參與到國際競爭中。通過項目組織與實施,確立了北京市超導技術領域在國內的絕對優勢地位。

基於對北京市在超導技術領域工作思路的認同,依托北京在超導技術領域的工作基礎,國家科技部將“863”計劃超導材料與技術專項管理辦公室掛靠北京新材料發展中心,協助科技部組織和協調超導專項計劃的實施。

在醫學領域方麵,2002年首次開展大項目的組織,每個大項目都代表了醫學領域的一個管理方麵。對此我們堅持做好頂層設計,明確方向、目標,統一思想,協同作戰。通過組織大項目,調動優勢資源,促進中央、地方的資源對接,帶動學科上中下遊的整體係統的發展,起到科技先導示範作用,配合體製改革,引導社會發展。

如肝炎診治規範一體化研究項目的實施構建了肝炎病例資源平台,在集成北京優勢的基礎上,積累了規範的病例資源,為肝炎的可持續研究打下了基礎。

又如,中醫個體化治療項目將現代技術與中醫集合,建立新的中醫療效評價平台,為今後中醫項目打下基礎。

(三)完善自評估係統,實現項目滾動發展,實現項目公開、公正的管理

大項目是個複雜係統,其綜合性、係統性比較強,往往需要跨學科、跨領域、跨部門的聯合,對科研組織管理工作是個很大的挑戰,對科研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2002年4月科委組織北京地區各大醫院的科管人員到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華盛頓大學考察學習醫學科研管理的經驗,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

要保證項目從立項論證、過程管理到結題驗收都在科學的公開、公正的原則下規範運作是2002年大項目組織中重點探索考慮的問題。我們在2002年重大項目中均安排自評估內容,選專業人員超脫監督,評價年度指標,確保大項目通過滾動運行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