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如何選擇一個好的考研方向?(1 / 1)

很多有名校情結,或者不喜歡自己本科專業的同學,考研時往往非常大膽。他們要麼報考難度非常大的院校,要麼選擇跨度非常大的專業,做出這樣的選擇是有很大風險的。

有研究生文憑是否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不一定。在很多工作崗位,研究生學曆不能說明什麼,反而實戰的經曆更有說服力。

進一步思考,名校的研究生是否更好?那是肯定的。名校招生規模大,這意味著你在學校可以認識更多的校友,將來走入社會也可能得到更多校友的關照;在中國,名校往往彙集最多的名師,也意味著你將來得到名師指導或幫助的概率大一些。

普通的學校在整體優勢上肯定無法和名校競爭,但在某個專業上也許比名校更突出,在這個特殊領域,非名校也許比名校更有影響力。

不管是名校(名氣大)還是非名校(特色專業好),隻要是好專業,報考研究生競爭壓力都很大。

選擇合適的專業和導師比盲目進入名校更重要,畢竟研究生階段你需要更多地和導師溝通。名校老師有名,但帶的學生多了,社會活動多了,能否分配足夠時間指點你就不好說了。

我當年考研是選擇母校,主要原因當時專業成績一般,考母校把握比較大。考母校的研究生有三個好處:一是複習方便;二是比較容易了解相關專業和導師的具體情況;三是可以讓專業課學習更有針對性。

假如你不怕冒風險,內心可能更渴望挑戰,選擇了名校或者難考的專業,就不要多想考不考得上,全力以赴去複習,要想如何做才可以提升考上的概率,這樣才是正解。

如果跨專業報考,理科轉工科容易,理工科轉文科容易,經濟類轉純文科容易,反之則難。任何一個專業都有支柱理論,如果專業基礎完全不具備,考上後被導師麵試淘汰的概率也大。

有些同學考研也不全是自己的意願,更多的是出於家長的要求。聽從家長的選擇對不對?這個可不好說。我自己當年考研就是被家人逼的,但是的確改變了我的命運。那時年輕,對未來看不清,家人的意見避免我犯了糊塗。如果在考研的想法上,你和家人有不同的意見,一定要與家裏人好好溝通,達成一致。

現在讀研究生要收費了,假如你沒有得到獎學金資助,學費也是很大的壓力。即便考研是你自己的意願,也需要你的家人理解和支持。

實操訓練

如何了解考研方向的競爭壓力?

建議各位在了解報考專業後,結合下麵的因素對考研方向風險做出客觀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