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學生創業值得鼓勵嗎?(1 / 1)

我個人是反對在媒體上宣傳鼓勵大學生創業的,你不能指望一群本應該就業的人去為別人創造就業機會。如果創業是大學生本人深思熟慮的意願,又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知識,我自然不會反對。但是創業水深,不妨先去公司工作,紮實地積累經驗和人脈再創業。畢竟人生的跑道往往不是比誰的起點在先,而是誰能堅持到最後。

即便是在崇尚創新的美國,創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我們國家,創業者必須麵對一個缺乏知識產權保護的環境。麵對複雜的政商關係,沒有十幾年社會閱曆,根本應付不來創業後的種種風險。

大學生創業的一個誤區就是:一談創業就直接從成立公司開始。很多人創業第一桶金並不是通過開公司賺到的。我認識的大部分朋友恰恰是在公司打工積累了一點經驗、人脈和資本,然後和幾個誌同道合能力互補的朋友合作創業,很少是一畢業就去考慮創業的。

在某個領域想做出一番成績或開創某種事業的人都是創業者。有一個說法很好,把這種人不叫創業者,叫起步者。

所以,創業者未必就是成立了公司的人、街頭小攤販、個體工商戶、公司發起人、公司合夥人、職場默默積累奮鬥者、慈善公益活動發起人,他們可以叫創業者,或者叫起步者。

大學生想知道自己有無創業能力,可以組織一些誌同道合的同學參加一些創業競賽項目,這些大賽不但影響力大,水平也很高。

當然,很多同學參加比賽的目的也是為求職增加砝碼,誰還會真的傻到去創業?即便如此,我也鼓勵你們去參加大賽,和全國的大學生朋友競爭,獲得名次,收獲友誼。既為學校爭光,也體現了自己的能力,即使沒有獲得名次,這樣的大賽經曆也會讓你學到很多東西。

比方說,大學生參加創業大賽要寫創業計劃,這可以參考很多行業工作都需要用的商業計劃書,寫商業計劃書可以幫助自己回答三個問題:

1.到底有沒有市場?如果是大學生,還得回答為什麼你了解這個市場?

2.自己有沒有優勢?如果是大學生,還得回答為什麼項目適合沒經驗的你?

3.賺錢有沒有模式?如果是大學生,還得回答為什麼沒有融資支持,你能撐下去?

這是商業計劃書的核心。不管是大公司的商業計劃,還是小團隊的創業商業計劃,能完整清晰有說服力地回答這三個問題,就是好商業計劃。很多大學生創業計劃是模仿企業做的商業計劃,這些計劃本來是有經驗的團隊或者有實力的公司做的,寫商業創業計劃要從模仿開始,但是簡單模仿也可能導致另外一個問題,生搬硬套。

很多大學生創業計劃一開始就定位錯誤,他們寫的不是創業計劃,而是融資計劃。融資計劃當然是商業計劃的一種,但是創業計劃並非一定要融資。在中國,凡是需要大量融資的項目,恐怕大學生初創團隊都不太可能得到這種機會的,至少是創業有點眉目了,才有機會。一個好的項目應該自己有能夠找到支撐公司前期發展的現金流。記住:你越成功,錢越找你。

關於創業計劃有很多神話,比如一頁紙創業計劃贏得風投,比如五頁PPT贏得投資,比如馬雲洗手間五分鍾搞定孫正義。

我想先指出一點,大概沒有人僅通過一份計劃書來評估你的商業潛力。一個被認可的創業計劃背後,投資人更多的是通過你現在的談吐、過去的經曆、別人的評價、團隊的能力進行投票,而不僅僅是對這份商業計劃潛力的投票。

想創業的同學,可以看看孫陶然寫的《創業的36條軍規》,了解一個中國創業人的實際感悟。

實操訓練

寫一份商業計劃書

1.在網上百度關鍵詞“商業計劃書模板”找一些商業計劃書看看。

2.構思一個商業方向,寫一份商業計劃書。

3.去秋葉老師微信回複“大學生創業”,可以看到我對大學生寫商業計劃書的一篇反思文章。

4.去秋葉老師微信回複“大賽”,可以看到我們收集的不同專業大學生可以參加的各種全國性大賽綜述介紹的索引文章,你們老師都不一定知道得這麼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