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寫品讀第一期筆記(2 / 3)

問:描寫與灌水的區別

答:為主角服務,與主角相關。你看了以後,知道主角是什麼心情。而不是用語言:我很悲傷,我心裏很難受。知道了吧,這樣的描寫,其實就是換了一種方式的內心獨白和旁白。每一段文字如果都能找到他的作用,這就不是灌水

例如:引用:她沒抬頭,天色陰沉似乎要下雨,略顯潮濕的空氣中,院子裏的花卻分外鮮豔了。她輕而又輕地吸了口氣,好香……整整兩年多,她沒聞見過花香,凋敝淒涼的安寧殿裏,隻有雜草和毫無香味的蒲公英花,她喜歡在暖洋洋的春光裏收集蒲公英的毛球,然後坐在殿前殘破的石階上一個一個吹破,那些小傘便借著和煦的風飄飛而去……自由了。

問:伏筆

答:大伏筆可以到結尾時候用,小伏筆三章內結束掉。一本書大伏筆不要超過兩個。常用的就是主角身份啊,滅門慘案啊什麼的,想想天龍八部的喬峰、虛竹甚至是段譽每個人的身份都很奇詭這就是伏筆【這仨哥們咋湊到一起的……】虛竹是葉二娘和方丈的孩子,還解開了葉二娘和方丈各自痛苦的原因。喬峰是蕭峰。段譽就更好玩了,爹不是爹,媽不是媽。【怪不得他們仨能成兄弟……】

還有的是劇情的伏筆,比如《遮天》一開始的九龍拉棺大家別搞的太多就行。還是那句話,大伏筆可以到最後,小伏筆盡快結束。現在的網文,往往是換地圖。所以一個地圖結束的時候,就可以把伏筆填了。

第二本書:宋時行

第一節:

庚新這個作者寫了五六本曆史小說,其實他是以寫三國小說出名的【ps:恕我孤陋寡聞……】但是我為什麼不選《曹賊》、《惡漢》這些三國作品呢?因為就文學價值來說,他的三國小說太泛濫。多本書基本上是一個套路很令人失望。

我看過他所有的書。【佩服……】最好的兩本是《篡唐》和《宋時行》。

這兩本有一定的類似性,但是《篡唐》和那些經典的隋唐小說《家園》也好,《江山美人》也好比起來,畢竟差了點味道。而《宋時行》這本書從整體構思和開篇結構來說,都為上品。【認可】

雖然作者因為自己的原因,沒把這本書寫好,但不妨礙我們拿它來做分析【雖然國軍總打敗仗,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用他們來分析戰術的嘛——《亮劍》】

這本書是比較老套的穿越劇情但是仍然寫出了點新意。新意在哪裏呢?第一個是穿越前的身份,是個樂師。第二個就是穿越後的身份,是個殺豬的。對比很強烈。

大家看第一章,會發現和剛才我分析的女頻作品完全不一樣。3000多字

其實就寫了兩件事,(穿越不算,那個隻是背景交代)第一件是聽李清照的詩詞引起的交流。第二件是最後的有人找,像說書人一樣,在這裏撂了個鉤子,客官且聽下回分解。

實際上,三個打醬油的女主也不知道是誰。男主穿越了,聽了個詩交流了幾句,這就是第一章的劇情。

大家是不是一下子覺得很空?【是哦】

特別是聽了之前那本書的解讀【就是這樣的趕腳】

大家說說吧,到7點半我們繼續講【噗……這也是鉤子麼?】

第二節:

血大揭曉謎底了

第一個,大家注意到了章節名沒有?

嘿嘿【……】

其實大家沒注意到吧?

第一章的名字後麵有個“上”

那也就是說

其實第一章+第二章才是第一章【噗……一口老血】

所以我們分析劇情,是拿兩章來頂之前那本書的一章。章節名可不是亂起的,每個章節名都有一定的所指。【好吧,有道理】

如果你們常看一些小說,會發現各種標題後麵帶符號的,那也就是說其實那是同一段劇情。

如果我們結合了第一章和第二章來看,大家就會發現,其實故事講的東西並不少,最前麵一段是極度的渲染,甚至用了很多感歎號這是做什麼呢?因為大家知道,曆史小說的一大爽點就是救亡圖存就是改變曆史。

宋一朝,最屈辱的莫過於靖康之恥【我說對了……嘎嘎】

作者在前麵大段的渲染,是為了激起讀者心中的那股不平不忿之氣。相當於演講的作用。大家想想,是不是很像一個人在前麵高呼:我們要大宋,我們不要靖康恥!

這段並不是空筆廢筆。而是“借景抒情”【高中閱讀理解最煩的四個字,不過確實有用,還在上高中的娃娃們,好好學吧】然後呢?接下來的一段是寫聽李清照的歌詞,這段是表明什麼?

宋朝人在那個時候,並沒有任何的危機感,也就是笙歌燕舞。那時候的士大夫在幹嘛?在吟詩作賦。而沒有關注軍事、政治。這兩段是鮮明的對比,主角後麵做的很多事情其實很這兩段有直接關係。有點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

男性的曆史文,往往對感情描寫的比較淡,也不夠細膩,但是家國情懷特別重也就是常說的曆史責任感。第二章其實才是真正的開篇,第一章可以稱得上序章或者是楔子。

因為故事從第二章開始出現了第一個小高潮:就是他老婆燕奴要被人打了。他一下子就爆發了,衝上去喊“狗賊,好膽,照打”。這句話其實還不夠粗俗

如果翻譯成最荷爾蒙的應該怎麼說呢?【你丫動彈一下試試!——咋樣?】

“操你媽的,敢打我老婆,弄死你!”【……好吧,我的那句弱爆了。】

你看起來這話很粗俗但是爽點來了!大家想想,有人打你老婆,你是不是腎上腺激素馬上飆起?這才是開篇的小高潮。讓人激動的事。讓主角體現了男子氣概,同時也置身於危險之中。然後本章結束,你不得抓耳撓腮?

庚新的這兩章有6000個字其實並不簡練,也不注重文字的精細,但是連續兩次的煽情。一次是國仇,一次是家恨。小說看的是什麼?一看人物,二看劇情。

人物討不討人喜歡?男人自然喜歡有英雄氣魄的男人;女人不也一樣的麼?

開篇的小衝突很快就結束了。主角的對手開始出場了。這個人是郭京看過後麵文的人知道。這個人不隻是主角的階段性對手,也即男性文常說的小boss,在後麵他還有出場。

他的失蹤以及對主角的恨,就是埋下的伏筆,讓他在關鍵時候壞主角的事,讓主角置身於生死險地。在第一章出現的兩個人物也不是閑筆,第二章又出現了,以後還會出現的更多。

人物雖多,但npc【非玩家控製角色——有不懂的不?】基本沒有,主角重生以後,陷入了一大一小兩個危機當中。我為什麼拿這本書出來,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本書有一定的創新,作者讓主角始終處於壓力當中——求生。

而且還給了讀者一個巨大的難題:一個屠夫,自己都快被逼死了,又怎樣能救國救民?這時候,主角的身份就展現出作用來了。一個是樂師,一個是屠夫。都不是立竿見影解決問題的

怎麼辦?

讀者的心就被抓住了,痛苦的要死,拚命的給主角出主意。但是作者知道不知道主角怎樣解決問題呢?作者是一定知道的,他之所以這樣寫,就是讓讀者陷入他預設的場景裏麵。

咱們這個群裏的風禦九秋,就很擅長使用這種寫作手法。【風大的《氣禦千年》確實特別抓人,看了兩三章就停不下來了。】置之死地,烘托各種氣氛,讓讀者擔心主角,但其實作者心裏早就埋下了解套的伏筆。

讀者因為擔心主角先失了分寸,然後就被作者牽著鼻子走了。看到了嘛,怎樣做到這一點,必須先讓讀者有代入感,感覺自己就是那個危機重重步步驚心的主角。

用危機(我稱之為痛點)來代替爽點讓讀者入戲,這就是這本書的不同之處

也是我推崇的一點。

和女主的關係,也是一個很好的看點屬於“欲揚先抑”的手法【高中語文啊……】

還有個情敵,叫嶽飛這個玩的有點hi了【看到這裏的時候我當時也一下子從床上坐了起來,這個包袱確實挺大】但是網文讀者是很寬容的,也是很有娛樂精神的。諸葛亮的老婆都搶了,何況是嶽飛的單相思師妹呢【據說黃月英的尊容……是哪本小說?】

在故事上麵,安排的很緊湊大家可以看看。

回家救老婆—被逼債300貫——想辦法還錢——刀手辭工被逼入新的絕境—自己殺豬——和殺豬協會衝突——積累各種矛盾

接下來是什麼呢?

就是主角的反擊!

大家記住,用這種方式寫的文,情節節奏一定要快要讓人喘不過氣來!所以選擇靖康前2年這個時間,其實也很有講究,配合壓迫式的寫法才能見效。

但是我得說一下

如果不靠穿越者的身份,能想出來解決的辦法,那麼就是超一流的寫手了【月關的《醉枕江山》】靠穿越的金手指來解決問題,雖然還有爽點,但是始終沒到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