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東鄰的區法院搬走,李校長在的時候就操作著把法院的兩座樓要過來,在陳青校長的進一步努力下終於劃歸了學校。學校把中間的院牆拆除,連成了片,校園麵積擴大了一倍,還建了個籃球場,這讓男同誌們比較興奮,以後有活動的場所了。學校的人員也將有較大的變動,據說陳校長決定,招聘大學生擴充學校師資。但是這一決定其他人頗有微詞,因為招進來的大學生很難解決正式編製,這就意味著這些人的工資要用學校的自有資金解決,那麼學校老師們的福利就會受到很大影響。經過一段時間的爭論,到了7月下旬學校還是進行了較大聲勢的招聘。
整個的人才招聘,張為康從始至終都沒有參與,他整天忙著如何提高學生的打字成績。主要是學校中層以上幹部參與較多,而陳學軍卻參與了整個招聘工作的全程,包括聯係學生、通知學生筆試麵試時間,整個筆試麵試過程的組織,都是他的工作。
洪皓開他的玩笑說:“你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啊!”陳學軍就有點囁嚅著不好說話,讓張為康奇怪挺能說的一個人怎麼就沒話說了呢?雖然張為康沒有參與招聘,但是有洪皓和陳學軍在,他還是了解得比較清楚。洪皓的談話重點是發牢騷。陳學軍的談話重點是哪個女學生漂亮,而且說起來小眼色迷迷的。從他口中知道,有一個長得挺漂亮,是唯一的大專生,有一個長得一般,但是身材豐滿,另外一個長得還可以,但是典型的平胸,那個男生也一般,個子不高。說到這裏,陳學軍還調笑張為康:“這小子個頭比你還矮一點,我看你們的競爭力差不多。這麼多女同誌,你可得走到前麵,想追哪一個,告訴我和洪皓,我們給你創造機會!”
洪皓也來了精神:“對!好的咱先挑,剩下的再給別人!”
張為康也笑著說:“你們別瞎操心了,我得看看再說!”
男人之間的話題往往說著說著就到了女人身上,從女人身上說開去,再從女人身上結束,三個人很是意淫了一番。
7月下旬,學生人都結束了考試,眼看著就要放暑假了。這天辦公室劉成為通知上午十點開會,張為康順便問了一句開什麼會,是不是要放假了。這段時間,因為原先兩個人之間的工作交接接觸比較多,劉成為順理成章的成了張為康的分管領導,加上劉成為也很隨和,張為康和劉成為也很熟絡了。
劉成為笑著說:“放假就先別想了,今天的會對你可是個好機會。是學校單身青年相親會,你可得抓住機會啊!”張為康有點摸不著頭腦,但旋即一想,看來是新同誌介紹會。
等下去一看,果然如此。會議室已經稀稀拉拉地坐了不少人,但大多不認識。張為康還沒仔細看,宋承瑛就在裏麵喊他:“為康,坐這邊來!”說著拍了拍旁邊的空座。自從一次開玩笑,宋承瑛對別人說張為康是自己的幹兒子以後,對他就特別的親,有時候讓張為康挺尷尬。比如現在,張為康臉就紅了,特別是這麼多不認識的人在這裏。
坐下以後,張為康瞟了一眼這些人,不禁恍然大悟,原來是新招來的老師,新同事。這些人也在注意他,張為康心裏不自覺地有點優越感:“怎麼我也是比他們早參加工作一年啊!應該算老同誌了!總算有人得恭恭敬敬地叫張老師了!”他心裏一陣得意,但他感覺對麵有道目光在自己身上停了好長時間,忍不住抬頭看了一眼,但那目光卻轉向別處了。
這是個文靜的女孩子,有點麵熟,但想不起在哪裏見過。腦子裏想到“麵熟”這個詞,張為康不禁想起了大學的一個同學,滿臉的青春痘,這家夥隻要見到漂亮女孩子就信誓旦旦地告訴別人:“這是我老鄉!”到最後,大家數了數全學校隻要是有點姿色的女生,都是他老鄉。想到這裏張為康忍不住笑了,正好宋承瑛看見了,就笑話他:“張為康,想什麼呢,豬八戒想媳婦了吧!”
李珊穎、王豐霞她們正好進來,聽見後也哈哈地笑,把張為康鬧了個大紅臉,忍不住看了看剛才的女孩子,女孩子嘴角有點上翹,忍住笑的樣子,眼睛裏也有笑意。
張為康心裏一動:這個女孩子眼睛真亮啊!
一會兒主要領導都進來了,陳青清了清嗓子:“今天這個會,有兩項主要內容,一是給大家介紹前段時間剛招聘來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再一個是安排一下下學期的招生工作。”說完就讓新同誌作自我介紹。
兩個女大學生,先是楊文麗,畢業於濱海大學計算機專業,臉圓圓的,模樣也算周正,稍微有點胖,覺得有點拖遝,看來就是陳學軍口裏比較豐滿的那個;接下來的一個眼睛特別明亮的女孩子給張為康的感覺非常好。這個女孩叫潘筱晨,是濱海省經貿大學會計專業的,想起陳學軍的描述,張為康特別瞄了一下她的胸部,確實比較平,僅有一點的起伏,但是牛仔褲配著紫色的長袖T恤,整個人顯得幹淨、清爽;接下來是個男生,說話聲音高亢,一點都不怯場,是濱海師範學院法律專業的,叫車川勝。再接下來是一個女研究生,麵目清秀,但活脫脫的一個假小子,短發,衣服就是簡單的黑白配,濱海師範近現代史專業,叫孫明明。兩個男研究生,一個是濱海大學哲學係的,叫滕世文,看年齡得30多了,據說在濱海省某個地區的鄉鎮教過學,後來又考上的研究生;另一個叫丁學成,也是濱海師範的,研究比較文學,頭發卷卷的。他說完以後,陳青補充了一句:“小丁是回民,大家以後注意維護民族團結啊!”大家都笑了。
陳校長又給新同誌介紹了一下老同誌,當介紹自己是農學院畢業的時候,張為康忍不住有點心虛臉紅。接著陳校長開始進入正題:“同誌們,今年咱們學校可以說變化很大,從基礎設施到師資隊伍都是曆年來最好的。我們爭取了法院的辦公樓劃歸我們學校,同時又從各大高校引進了大學生、研究生等高學曆人才,基本實現了學校教師隊伍的年輕化和高學曆化,我們學校可以說又站到了一個新的曆史起點上。希望同誌們能夠同心同德,團結一致把學校的各項事業推向一個新的台階。經過校黨委研究決定,今年我們要擴大中專班、大專班的招生規模,希望大家能夠高度重視,大家應該把它當成一項政治任務對待,同時它和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也有很大關係。招生好,我們福利就好,招生差我們福利就差!下麵請辦公室劉主任安排一下暑期招生的值班宣傳和分工情況。”
除去校長,二十四個人分了六組,從下個禮拜,也就是8月2日開始,意味著大家的假期被拆得七零八落了。最慘的還是財務室的李珊穎和王豐霞,因為要收錢,隻能和這個假期耗上了。新來的同誌先不安排科室,但是宿舍要先安頓好。小平房住不下,大家連上張為康就全部搬到了法院的樓上三層辦公室,學校統一給買的床、衣櫃、寫字台、臉盆臉架。房間的標準是研究生兩間,本科生一間,基本上都在陽麵。住宿條件的改善,讓老同誌都很眼紅。
張為康房間正對著三樓樓梯,左鄰是陳學軍,再往左都是男同誌。右鄰是潘筱晨,再往右是女同誌,最右邊是廁所,隻有一間,男女共用,隨時關門。
第二天搬家時,陳校長要求其他同誌上去幫忙,洪皓等人很有意見,但還是上去了。楊紹華、曾賢河、洪皓、呂華文他們隻給張為康幫忙,忙完了就在張為康的新宿舍裏聊天,全然不管外麵的男女新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