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2 / 3)

徐道臨說的這番道理袁閬前所未聞,一時心中激蕩,說不出話來。徐道臨靜靜地看著他,如果他腦子裏轉不這個彎來,那再能幹也不能用他。正在此時,英和、王鼎兩人走了進來。

※※※

天色近午,一名護衛領著一名軍人大步走了進來,王鼎、英和兩人經過這段時間與天地會人等相處,知道這是位中尉軍銜的軍官。那名軍官進了屋子,大踏步來到徐道臨麵前,雙腳有力地一並,挺直身軀,舉手敬了個軍禮,大聲報告道:“徐先生,陸軍總指揮部中尉聯絡官嚴巨奉命前來報到!”袁閬第一次見此場景,覺得真是瀟灑有男人味,比之大清的跪禮可精神多了。

“哦!總司令到哪裏了?”徐道臨站起來關切地問道。

“在陸軍趙副總司令和楚總參謀長等幾位長官的陪同下已經進了紫禁城,現在正向正大光明殿去呢!趙無疾趙長老也正往那裏去呢。總司令讓我請徐先生稍待,他先去那邊看看就過來。”

徐道臨還沒說什麼,英和已經站起來說道:“徐先生,我們也去那邊看看吧!”說完他領頭就往外走,經過這段時間相處,他已經有些喜歡徐道臨這個溫文爾雅的人了,他根本不信天地會不分尊卑的那一套,估計不過是打天下時籠絡人心的手段而已,他可不想讓徐道臨在李淩風麵前留個居功自傲、大不敬的印象,畢竟和徐道臨這樣講道理的人打交道要容易和方便得多。

在這個倔強的老頭子帶領下,幾人快步走到了大殿門口。大殿裏此時鴉雀無聲,二十來個軍官靜靜地站在殿中那原來滿清大臣們跪立的地方,而大殿中央那高高在上、金碧輝煌的禦座前負手站立了一個身著筆挺紅色軍服的年輕人。眾人腳步一頓,心跳似乎驟挺。眼前的場麵顯得是如此地詭異,所有的人就象被定住了一般,眼中沒有了別人,隻有大殿中央那挺拔、巍峨的身影,宛若一座大山般壓在了眾人的心頭,讓眾人難以呼吸,不由自主地想匍匐於地。

李淩風負手站在禦座旁,環目四顧,仔細著大殿裏的各種裝飾,最後把目光停留在了正大光明匾上,若有所思,他不知此情此景已經給下麵人的心靈造成了多大的衝擊,他隻覺得站在這裏感到了曆代皇帝自覺授命於天的那種神聖感,從中赫然產生了一種天下在握的快意,他不由有些陶醉。

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這聲音對下麵的眾人似乎沒什麼影響,但在李淩風耳中卻如晨鍾暮鼓,猛然把李淩風從一種幻境中解脫了出來,李淩風重新審視大殿裏的一切,已經難以對他再產生什麼誘惑,他嘴角微微露出一思笑容,側頭看著從容而入的趙無疾,兩人相視皆慧心一笑。

“義父,我想問您,您看了這‘正大光明’四個字會想到什麼?”李淩風的聲音在空蕩蕩的大殿中回響。

“蒼生的血淚和百姓的疾苦!無忌,你又想到了什麼?”

“和義父梢有不同,我仿佛看到了天下興亡伴隨的刀光劍影和那絢麗榮華下暗藏的艱難與血腥!”李淩風一邊說一邊走了下來,挽住了趙無疾的手,又和徐道臨打了個招呼,拉著兩人向大殿外走去,其餘眾人默不做聲地跟在了後麵。到了大殿門口,李淩風吩咐看守大殿的軍官:“把這大殿封了!暫時不要讓人進來!”

李淩風與趙無疾、徐道臨兩人互相道了些別後離情,說笑著進了原軍機處班房。李淩風站在門口打量了一下,笑道:“這就是滿清主管天下要務的軍機處?比起皇帝老兒的大殿來那實在是差太遠了!”

徐道臨讓趙無疾先坐下,然後笑著說道:“豈止不能和皇宮、王府比,與那些個知府的家的都沒法比。趙兄,無忌,我們無論是在福建、天津、還是北京,都發現滿清這幫官員們各個把自各家裏那是弄得富麗堂皇,而正經做事的軍營、衙門卻大都是破破爛爛,一副年久失修的樣子,真是難解。若想明白其中的關節,還得英、王兩位中堂才能給我們說明白。英中堂、王中堂,兩位快請進!”

聽到徐道臨招呼,英、王二人整了整衣帽,一本正經地走進了屋,正想向李淩風行禮,李淩風一把將英和給攙住了。徐道臨在一旁忙介紹道:“英中堂切莫在搞這些名堂。來我給二位正式介紹,這位就是天地會總舵主、我們軍隊的總司令李淩風,二位可稱呼他總舵主,也可以稱呼總司令。”說完他又轉想李淩風介紹道:“無忌,我想不用介紹你也能猜出!你扶著這位是英和英中堂,另一位就是仕林清流的領袖王鼎王中堂。”

“兩位中堂好啊!聽道臨叔叔說,兩位對我天地會入京後處理各項事宜十分配合,對此我深表感謝!以後還望兩位能夠繼續象從前一樣,與我方保持充分的合作,確保北京這千年古城、中華民族無數心血凝結成的瑰寶能得以完好無損地留傳給後人,這是全天下人的大幸啊!”李淩風和兩人說了幾句客套話,當然話語中也包含了他心中欲確保這北京城完好無損的真意。但這話到英和、王鼎兩人耳裏卻不免有些刺心,沒說什麼,隻打了一陣哈哈把這事給輕巧地揭過。李淩風也不在意,臉上帶笑,耐著性子和兩人閑聊了一會。英和、王鼎兩人久在官場行走,告辭的時機那是掌握得恰倒好處,不用李淩風、徐道臨自己出口。

李淩風隻送到門口,徐道臨則親自把兩人送出紫禁城,袁閬也就勢一同離開了。臨別之際,徐道臨又對他語重心長地勸導了一番,囑咐袁閬若有什麼想法可以隨時來找他。待徐道臨折回房裏時,目前在北京處理各項政務、軍務的主管大都已經在座。

“好!道臨叔叔到了。我們抓緊時間開個通氣會,把當前情況理清,製定一下後麵行事的方針計劃,明確各位的分工、責任。”李淩風看到徐道臨坐好,開口道。

趙無疾掃視眾人,眾人已經紛紛收斂態度,正襟危坐。他點點頭,說道:“先請道臨先生給我們介紹一下京師裏的一些情況。”

徐道臨早有準備,忙拿出寫好的單子,清了清嗓子,大聲念道:“我首先給大家彙報一下目前在京城的繳獲,經過對滿清內庫、戶部番庫和各大王公貴族以及重要官員府邸的收繳,總共獲得:一、黃金二十九萬三千七百四十一兩正;二、白銀七千五百三十九萬六千一百二十八兩正。”念到這裏他抬頭看看大家,屋裏眾人臉上此時都笑開了花,他笑咪咪地接著念道:“以上是現金收入,三、沒收各種文物、玉器、字畫類珍貴物品共計十四萬九千八百三十一件,根據初步估價,其價值最少在一億七千萬兩白銀以上;四、沒收各式府邸三百六十四座,田莊若幹,根據去年市價估算,價值也在白銀一億兩之上;五、沒收各類名貴藥物、絲綢、瓷器等日用品數量巨大,數量一時難以清點,初步估價不低於白銀六千萬兩;六、沒收糧食連通州糧倉存糧在內,共計六百二十三萬擔。說明一下,這數目沒有我們原來預計的上千萬擔那麼多,估計是給些蛀蟲們貪汙了。憑這個數目,如果沒有南方糧草接濟的話,我們難以保證直隸地區近千萬人口一年的用度。”

“我們似乎用不著負責全直隸人口的糧草供應吧?四鄉農民自有存糧可以度日,秋收後不是又有新的糧食收上來了。”六團團長程中和疑惑地回答,他們這批自幼在西洋留學,對這農耕事物已不怎麼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