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數量化與職業化的管理(3)(1 / 3)

NBA聯盟和球隊的運作,依賴精確的數據,但球隊所有的努力都是圍繞著贏球和目標。設定目標並圍繞目標展開工作,可以說是NBA目標管理的基礎。目標管理有一套科學的工具和方法,就是經典的PDCA模型。本節將對PDCA及其應用,進行詳細的描述。1.PDCA管理循環PDCA循環是管理學中著名的理論模型,由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改進)四個步驟構成。在管理過程中,通過對P、D、C、A每個環節進行精心運作,從而能夠達成最終目標。PDCA最早由休哈特於1930年構想,後來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挖掘整理成係統的理論,並通過廣泛的宣傳運用於各大企業的管理中。PDCA對於持續改善產品質量和運營水平有很大的幫助,現在PDCA已逐漸為各個領域的管理所應用。關於PDCA的論述有很多,本書將重點討論如何在PDCA中運用數據,以量化的方式管理目標,同時還會提供相關的操作工具與方法。P、D、C、A四個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義如下:(1)P(plan)——計劃根據調研和數據製定目標,並預先設想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及具體實施方法。製訂計劃前首先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還要根據大量的數據采樣進行統計。根據調研數據發現規律,並設立用於參照的量化指標,如設立每小時生產20件產品的生產標準等。在設定目標時,應盡可能的量化。一個有效的目標描述方法需符合SMART原則,即specific(明確性)、measurable(可衡量性)、attainable(可實現性)、relevant(相關性)、time-bound(時限性)。其中,可衡量性和時限性經常是中國管理者容易忽略的。(2)D(do)——執行執行就是具體運作,實現計劃中的內容。

在執行階段,對員工的要求就是按照既定的標準努力工作。用目標作為衡量能力的唯一標準,可以讓員工集中精力工作,主動規避風險,不找借口。這也正是其高度執行力的體現。(3)C(check)——檢查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及時的檢查和總結,尤其是要用數據進行描述。分清哪些對了、哪些錯了,以明確效果、找出問題。員工做的永遠不是領導倡導的,永遠是對自己有利的;員工做的也不是領導要求的,而是領導檢查的。這句話雖然說得有些偏激,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至少說明了,企業建立良好的檢查機製,是確保執行到位的重要手段。設立可量化的檢查方法是重要的科學手段。及時反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強調反饋的時效性。這一點是中國企業普遍做得不夠好的,有時檢查的信息一個月才發一次,這肯定是遠遠不夠的。(4)A(action)——處理,即改進對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認可或否定。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或模式化或標準化予以適當推廣;對失敗的教訓進行總結,避免繼續犯同樣的錯誤;對這一輪未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改進應有的放矢,一定是在量化統計的基礎上進行的。DMAIC是企業進行內部改進的重要手段,本書第五章將進行詳細介紹。

管理活動的正常運轉,離不開管理的循環。也就是說,改進與解決質量問題、趕超先進水平的各項工作,都要運用PDCA循環的程序。不論提高產品質量,還是進行市場運營,都應先提出目標(質量提高到什麼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並有個相應的實施計劃。這個計劃不僅包括目標,還包括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采取的各項具體措施。計劃製訂之後,必須按照計劃執行。執行過程中,還應及時檢查是否實現了預期效果、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並通過檢查找出問題和原因。最後進行處理時,將經驗、教訓製定成相關標準,形成製度。PDCA循環作為全麵管理體係運轉的基本方法,需要我們搜集大量數據資料,並綜合運用各種管理技術和方法。2.NBA成功模式中的PDCA(1)NBA的目標設定在前麵,我們看到了NBA的成功模式,由於NBA有著大量的曆史數據,NBA體育聯盟的管理層可以根據曆史數據進行相關目標的設定。比如,盈利目標、收視率、轉播模式、附加產品銷售,以及風險評估等項目都會設定相應的目標。而這一切的重中之重,就是收視率。大衛·斯特恩說過,“收視率是體育聯盟所有一切的基礎”。為此,NBA的官員們統計了大量的電視台關於NBA乃至其他體育聯盟的收視率數據。大衛·斯特恩上台伊始,就為NBA製定了一係列全球化和製造巨星的措施,無疑這能大幅提升收視率。NBA不僅關注當前收益,也非常關注長期收益,大衛·斯特恩針對這兩項收益,都製定了長期而量化的階段目標。對於全球化,NBA從20世紀80年代初就製定了國際化的戰略,並將其分解到了每年的具體目標中。1987年,NBA就開始製定1992年參加奧運會的策略,開創了NBA職業球員參加奧運會的先河。這是NBA國際化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