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推薦語:電商與傳統零售商之戰(2 / 3)

第四,我們正在建立小企業的工作平台。我們用最便宜的共享平台為所有小企業服務,用互聯網技術去武裝他們。以前隻有大企業有IT,包括設備、設施、工程師、CRM。今天我們免費幫小企業把這些東西全部建立起來,這套係統也使得很多小企業的“根”留在我們這裏。

第五,是大數據係統。當我們還沒搞清楚信息時代是怎麼回事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數據時代。信息時代和數據時代是有很大區別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信息的出發點是我認為我比別人聰明,數據的出發點是認為別人比我聰明;信息是你拿到數據編輯以後給別人,而數據是你搜集數據以後交給比你更聰明的人去處理。

王健林:說傳統產業要消亡的,你隻是第三個

首先我表示對馬雲的尊重。理越辯越明。說傳統產業要消亡的人,比較有名的,這400年來你算第三個。

第一個是造了蒸汽機的瓦特。蒸汽機出現後十幾年,就有人做了一個斷言,除了蒸汽機是新興產業,它能夠發展外,其他傳統產業都將消亡,其後二三十年蒸汽機的概念火得不得了。後來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大家最終發現,蒸汽機再怎麼牛還是要有利潤才行,後來其他產業也沒有消亡。

第二位是美國在線的老板,他斷言除了互聯網之外的傳統產業都要消亡。2001年互聯網特別火,有人跟我講展覽公司活不下去了,展覽是最容易受互聯網衝擊的,因為都不用來了,在網上看看就行了。在他的提醒下,我翻了翻歐洲工業史,發現1950年就有人說新經濟要火,傳統經濟要死。

馬雲算是第三個,今天斷言除了電商以外,零售行業都要死掉。

馬雲:我是說死掉一大半

我是說死掉一大半。我絕不是在危言聳聽:世界在變,天已經變了。這是一個巨大的變革,我找不出任何理由相信傳統的零售會勝過我們。

這個變革是一個連鎖反應,不是單獨的反應,不僅是對零售行業的衝擊。這10年來我們做的是消費流通領域,未來3年數據化以後進入生產製造,然後再由生產製造到生活方式的變革,這是循環的。零售行業的好日子將不會回來。

什麼道理?你們想過沒有,淘寶、天貓這1萬億對於廣東所有製造業意味著什麼改變?

例如,在廣東造電視機的人,原先生產100台電視機,腦子裏首先想到的是95台賣到了國美,5台補充一下電子商務。今天倒過來了,他們認為100台電視機當中有50~60台要被放到網上,20~30台放到線下店裏。這是什麼概念?製造行業的行為發生了變化。

我再告訴大家,有些數據沒有對外公布,今年9月29日,海爾在我們這裏賣出了12000台洗衣機,一天拉斷了海爾的幾條流水線,而這隻是我們“聚劃算”做的一個小項目而已。可以想見,今後的商場會出現什麼結局?

我可以保證二三十年後,我們的孩子是不可能拉著手去逛商場的,不可能!我都不去!但他們會去看電影、吃飯、看戲、交流,這是所謂的體驗,絕不是買件衣服試一試。

轉過頭來看,另外一個行業好得要命,淘寶上每天女裝賣4個億,男裝賣2.8個億,一天衣服賣到6.8個億。請問,到底是服裝不行了,還是你不行了?

天變了。零售行業的改變必定導致生產製造行業的變革,沃爾瑪最偉大之處不是一年賣2.7萬億元人民幣,而是通過零售改變了整個生產製造。由於沃爾瑪大規模的采購導致這個世界出現了集裝箱、規模化、標準化、低成本。

沃爾瑪帶來了B2C。今天倒過來了,互聯網帶來了C2B,消費者數據引導生產製造的變革,這個變革是巨大的。船過去了,就很難回來,即使你想把它拉回來,也跟順水而行用的力氣是完全不一樣的。

現在我告訴大家,中國製造業要發生巨大的變化。今天你還在想“Made in China”,完了,因為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以後叫“Made in Internet”,所有的零部件、采購都在互聯網上完成。剛剛我們的汽車節裏,有兩個小夥子造了一輛跑車,除了殼是模仿法拉利以外,裏麵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在淘寶上采購的,這輛車跑100多邁一點問題都沒有,他們還上車展了,最後以140萬元人民幣賣掉了,叫“Made in Taobao”。

這個時代剛剛開始。我想告訴大家,我們今年做到1萬億,3~5年內超越沃爾瑪不再是一個奇跡了。對於明年我們公司交易額有多少,我半點興趣都沒有,因為這已經是可以保證的事情了。

王健林:我不這麼悲觀

首先,馬雲能出來,他自己有本事是一方麵,但更重要的是中國缺乏大的零售企業,這給他製造了機會。

美國電商發展了30多年,現在占美國零售總額9%左右。現在中國電商的比例還很小,1.5萬億跟20萬億比,還差得遠。為什麼美國沒有馬雲出來?因為美國的電商公司都是前10大零售企業。

美國零售企業銷售額過500億美元、1000億美元的有的是,他們自己的物流係統也都非常好。但中國銷售額過千億的零售企業很少,而具有強大配送能力的一個都沒有。沃爾瑪曾提出,要用10年時間花幾百億美元在中國建4個大的配送中心,以及幾十個小型物流中心,但是這個願望沒能實現。

由於中國物流配送不健全,加上大的零售企業沒有出現,所以淘寶出來之後確實把大家打得稀裏嘩啦,對於一般的零售企業的衝擊是非常大的。

其次,電商永遠不可能完全取代零售。

今天,人的消費早已經脫離了實用主義這個階段。人的消費行為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叫作“炫耀心理”,就是人超過80%的消費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向別人炫耀,為了體驗。

宅在家裏上電商,這肯定是相當一部分人的行為模式。但不要忘了,人的社會屬性才是第一位的,我就斷定人一定要去公眾場合,一定還會去人多的地方去玩、去轉,這樣就可以讓零售終端和零售渠道繼續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