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軍
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內部沙龍上,聽馬雲和王健林兩位理事爭論時,我本想插幾句話,但終究因為討論太激烈、時間太緊張而作罷。
馬雲的電商發展打破和改變了傳統零售業的銷售模式和理念,“一天191億”既是個奇跡,也隻是個起點。王健林在商業地產開發與經營、文化產業發展、旅遊地產等領域的成功也讓很多企業家仰慕。兩位如此成功的企業家,對電商發展竟持如此不同的觀點,這本身就值得每一位企業家深思。
電商與傳統零售的競爭好比空軍與陸軍之戰。電商將衝擊傳統零售方式,改變零售渠道,搶占傳統零售份額,更將改變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這些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傳統零售業,尤其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體驗式零售渠道,仍將占有一席之地。
銀泰做了14年零售業,在百貨業做到全國領先,兩年前設立的“銀泰網”也是同行中發展最快的。傳統零售業與電商是否有勇氣去競爭,如何競爭,電商究竟將改變什麼?這些我都深有體會,其中最關鍵一點,是我們不能怨天尤人,唯有踏實前行。
馬雲正迅速打造完整電商產業鏈,王健林在傳統業務高歌猛進的同時也在“觸網”。其實,兩人對賭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兩位優秀企業家都在深刻而認真地思考自己企業和中國企業的未來。相信你讀了他們的這篇精彩對話,一定會有所啟發。
(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雲、王健林“1億賭局”背後的內部對話
(2012年12月11日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內部主題沙龍)
馬雲
(阿裏巴巴董事會主席)
王健林
(萬達集團董事長)
馬雲開場白:天變了
世界在變。天已經變了。
兩天前,我去淘寶數據庫公司“雲計算”那裏聽了半個小時之後,自己都感到毛骨悚然。這批“80後”、“90後”設計的東西、想的事,盡管沒有站在我們這樣的高度,考慮其對社會有多大影響,但真的很令人恐懼。
今天微博上已經能看到了,就是淘寶12月12日的“時光倒流”。昨天晚上哭的、鬧的、笑的、激動的人成千上萬,因為隻要你登錄淘寶,它就會告訴你,你8年前第一天登錄淘寶的那天是冬天,你買了一塊手表,這8年內發生了什麼事情:你結婚了,買了車,買了奶粉,整個日程,包括你寄給了誰,哪個人是你最親愛的……計算機對4億多淘寶消費者做了係統分析,還配上非常優美的文字和音樂。無數女孩子看了之後眼淚稀裏嘩啦地流,有的在罵“這個沒良心的,我寄給他的東西最多”,有的在罵“我跟淘寶勢不兩立”。
我想跟大家講的是,這1萬億(編者注:淘寶和天貓2012年交易總額超過1萬億元,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近5%,相當於2011年中國GDP的2%)隻是剛剛開始,零售行業將會麵臨致命的打擊。這不是一個玩笑,做互聯網這麼多年,我一直堅信,創造性地破壞比破壞性地創造更重要。
馬雲:在機槍麵前,什麼拳都沒用
傳統行業經常講這句話:不管怎麼樣,你一定會用我的體驗吧。
我告訴大家,以後的體驗跟你今天想象的體驗完全不同。傳統零售行業與互聯網的競爭,說難聽點,就像在機槍麵前,太極拳、少林拳是沒有區別的,一槍把你崩了。今天不是來跟大家危言聳聽,大家都是朋友,互聯網對你的摧毀速度是非常之快的。
不是我厲害,是互聯網厲害。如果你增加兩萬名會員,你可能要買100畝地建商場,還要建巨大的倉庫,我隻要一台電腦就夠了。所以,我們的成本會越來越低,而效益會越來越高。
淘寶實際上建立了一個新的生態體係,這個生態體係由五部分組成:
第一,是信用體係。線上的信用體係比線下的信用體係要好得多。大家知道用戶在淘寶上最在乎的是什麼?信用。如果你是三星級、四星級,甚至你比別人多了一顆星,都會贏得其他人的尊重,你的生意也會好上去。因為我不認識你,你也不認識我,所以大家必須要憑信用體係。
第二,我們建了一套新的金融體係。支付寶體係是我們8年前建的,當時人們認為這是極其愚蠢的,我說隻要管用就行。沒辦法,網上你說你的好,我說我的好,但是沒有人願意付錢,也沒有人願意買貨,我們就作為中間人建了一個擔保體係,把錢寄給支付寶,由支付寶作中介來擔保,好了付錢,不好退款。
8年下來,我沒有對外公布數據,支付寶現在有8億注冊用戶。大家知道“雙十一”光棍節那天銷售了191億元,但最恐怖的是它的交易筆數達到了1.05億筆,其中第一分鍾最難處理,就這一分鍾衝進來1000多萬人。你們知道1天1億筆交易是什麼概念?鐵道部去年春節賣票,1天40萬筆交易,全癱瘓了,這跟設備和錢一點關係都沒有,完全是用技術和軟件解決問題。
第三,是社會化大物流體係正在逐步成型。5年前我去見中國郵政總局馬局長,當時中國快遞包裹是6億個,美國是60億個,我跟馬局長講,大概四五年或五六年的時間中國就會靠攏,甚至超越美國。今年,中國的快遞包裹是57億個,其中37億個是我們做的。
“雙十一”那天,191億元銷售額是一個奇跡,1天1億筆交易是個奇跡,但最大的奇跡是1天7800萬個包裹居然給運出去了,而且沒癱瘓!
中國做快遞的主要是浙江省一個村裏的村民,但他們支撐起了中國65%的快遞市場。現在中國從事快遞行業的人數接近100萬,UPS根本看不起他們,但是UPS進入中國肯定會被他們打垮。
我們所做的,就是把中國現有的物流體係利用起來,而不是自己建一套物流體係。
中國未來會需要1000萬快遞人員,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管理100萬以上的員工去做快遞。快遞是個很苦的行業,快遞最早就是鏢局,是押貨的,直到今天為止他們還是這個風格。互聯網公司是做不到這一點的,而且如果一家公司什麼都幹,這家公司肯定幹不長。電子商務公司是一個社會化的大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