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
事業概況在職職工2574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140人,包括教授(含相應職稱,下同)152人,副教授164人,主治醫師273人,住院醫師181人護理人員754人,包括副主任護師2人,主管護師176人,導師242人,護士334人;醫技人員441人,藥技人員107人,其他技術人員115人;黨政管理人員232人(含有技術職稱人員185人),工勤人員346人。
機構設置該院研究機構為: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北京醫科大學泌尿%科研究橋,北京醫科大學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醫科大學腎髒疾病研究所,北京醫科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北京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北京醫科大學婦幼保健中心,北京醫科大學真菌疾病研究中心,北京醫科大學兒童視覺保護中心,北京醫科大學腎髒疾病研究中心,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人工晶體研究中心,衛生部全國兒童斜視弱視防治中心,衛生部猗勝疾病重點實驗室,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曉管理研究室,北京醫科犬學第一醫院中心實驗室。1996年新增醫療機構有心理門診和放、化療病房,床位36張。
6療工作,承擔200個合同單位和512個單位大病統籌計擁1萬名職工的直接就醫和5個基層醫院105萬人的轉診與會診,7236人的幹部保健,以及社區內單位和居民的傳染病管理、計劃免疫、婦幼保健、衛生宣教等任務。全年完成門急診早量,1056653人次。
以方便病人為中心,門急診工作采取了多方麵措施:一是開展了導醫服務,除已在門診一樓設問詢處,又在二、三樓和急診增設了谘詢台,急診導醫負責迎接救護車送來的急診病人,幫助病人做檢查;二是恢複了門診值班主任製度,加強了服務管理的力度;三是在內科試行了專家門診預約掛號,為實現病人掛號、看病、收費、取藥一條龍打下了較好基砷。為了方便患者就醫,該院在1994年建立大腸瘙會診中心之後,1996年又新建了內科疑難病會診中心與泌尿%科會診中心。在腎內科原透析室的基礎上建立了腎透析中心,同時建立了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防病和地琛保健通過區衛生局檢查,被評為1996年度北京市計劃免疫先進單位。
護理工作開展了新型的係統化、整體化護理模式,對護士管理采取了新的學分累積製,在一年考評中,達到及格線即25分以上的護士為642人,占全體護士的83%。基礎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90%。
本科生教學:7年製90至91級完成生產實習,進92級學科;92級完成係統課和中小科的教學;93級完成橋梁課,進人係統課教學階段。臨床醫學5年製92級進入生產實習,93級進人中小科實習。醫檢5年製92級完成內科生產實習進人專業生產實習。總教學1679學時,實習196415學時。參加講課教師200人次,其中副高職以上人員占855。完成89級7年製27人,91級5年製99人,醫學檢驗專業23人,共計149名畢業生的分配工作。
研究生培養:有45名研究生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其中29人獲博士學位,14人獲碩士學位,27名7年製本科生獲臨床碩士學位,3名博士後研究人員出站,批準了3名在職人員申請博士和1名申請碩士的學位授予。有博士生導師29人,碩士生導師76人,博士點16個,碩士點24個;在讀研究生238人,其中臨床技能研究生150人,實驗技術研究生88人,博士後3人。
進修生和院內繼續教育:受衛生部委托舉辦全國專業進修班25個,共招收進修醫師410人。在院內的繼續教育工作中,對住院醫師進行了規範化培訓,總計有165人參加學習;住院醫師階段性考試中,第一年住院醫轉正考試35人,34人通過;第三年住院醫師轉正考試49人,47人通過,其中26人作為優秀者被推薦參加轉博考試,有13人通過;第五年住院醫師晉升考試2)人,17人通過。完成了169名中專護校生的教學醫學研究申報國家部委級課題116項,中標36項,中標率31%,獲得科研經費2507萬元。其中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3項,中標10項,中標率30%,獲經費5萬元;
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有17個國家41個團的名專家學者來該院21個科室參觀、訪問、講學。派出194人次出訪各國進行講學、考察、參加會議,讀論文165篇;通過各種渠道派出98人分赴美聞、英闊、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留學、進修。第二屆中法心髒病學研討會由該院主持並在該院舉行。以色列和瑞:婦產科專家同該院專家合作共同演示橫剖宮產手術。與日本株式會社合作進行人體健康檢查本年開展笮二批,日方有14人接受該院檢查和谘詢。
精神文明建設狠抓以“愛崗敬業”為主要的職業道德教育。5月組織處級以上幹部書記30餘人判孔繁森家鄉學習其先進事跡。9月召開職業逍德建設經驗交流大會,有7人在會上發言,其中有老一輩的板學專家,年輕的博士生導師,青年醫師代表,窗口服務標兵和先進工人代表。11月在全院範圍內開展李素麗先進事跡活動,先後播放了8場錄像,有600餘人收看。重申了院內各項規章製度,進一步完善機製,5、6月間對科以上負責人進行了以廉政勤政、廉潔行醫為主要內容的法律政紀考試,對院內收受“紅包”的人進行了處理。6—9月,重點開展了在藥品銷售中收受回扣的專項檢查工作,建立了專項檢杳工作領導小組,由院長任組長、主管業務院長、黨委副任副組長、黨政各職能部門和業務科室主要負責組員,製定了工作計劃,確定了工作的步驟、措施;明確了藥品銷售中給、受回扣的性質,以及反回扣的政策和步驟,突出重點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學習動員,和領導班子進行對話,講明性質、明確政策;在藥劑科和臨床科室普遍進行了自查和重點檢查。1996年,該院婦兒醫院被評為全國婦幼衛生先進單位。
後勘與塞建五官樓工程竣工並正式投人使用,總麵積4600平方米,改變了五官係統各科室用房緊張、破舊的狀況。該院二部製劑室改造和綜合樓工程竣工並投人使用,總麵積為1650平方米(綜合樓總麵積1000平方米,製劑樓650平方米)。與芬蘭共同設計的該院二部整體改造方案,初步設計及其模型係列已經完成,並經過了北醫大、衛生部和國家計委的初審。科研樓工程開工,單身宿舍樓、職工食堂基礎工程也已開始,前項工程卄劃投資500萬元,其中醫院自籌130萬元,後兩項計劃投資666萬無。建立了主治醫師公寓,有37名醫療骨幹入住,該院出資購置的六道口和西三旗37套住宅樓到位。
該院1994年建立的專家委員會本年改屆(即第二屆專家委員會),原有成頁2&人,新增成員6人,組長、副組長仍分別由田庚善、顧方六教授擔任。眼科(含小兒科)耳鼻喉科遷入新建五官樓,床位分別由原來的38張和40張增加到60張和59張,皮膚科病房進行調整,病床由原來的17張增加到23張。血庫遷到新建綜合樓,建立了集采血、血流分離、儲存、供血為“體的管理體製,總麵積由原來的180平方米增加到400平方米。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事業概況1996年5月22日經北京市編製委員會批準,北京市心肺血管醫療研究中心更名為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現有職工152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205人,包括主任醫師51人,鍘主任醫師(副研究員)109人,主治醫師(含相應職稱,下同)275人,醫師548人,護士222人;行政後勤人員318人。經從新核定醫院床位由上年646張增至66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