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衛生部直屬醫院衛生工作(三)(1 / 3)

北京胸科醫院

事業概況現有職工618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37人,包括主任醫師14人,副主任醫師17人,主治醫師37人,主管護(藥、技)師24人,醫護、藥、技)師345人其他專業技術人員55人,行政人員26人,工人100人,現有病床600張,萬元以上醫療設備108台,其中新購置19台(件)。

醫療工作門診病人36866人次,其中急診146人次,日平均門診量1451人次;急診危重症搶救476人次,搶救成功率70%。住院患者1955人次,床位使用率61,治愈好轉率83%,死亡率6.24%,入出院診斷符合率91%。全年手術123例,病房搶救危重病人6人次。

圍繞爭創“三級甲等醫院”為中心提高醫療質量,從管理人手,強化三級查房製度,加強基本技能的訓練,製定病曆書寫規範,進行病曆展評。組織醫技科室進行三基培訓及考核、臨床醫師年度業務考核,覆蓋麵達100%,使診療水平不斷提高。

完成普通放射12801人次,介人治療191人次其中支氣管動脈栓塞治療大咯血109人次,止血成功率92%,X線病理診斷符合率93%;完成各項檢驗標本8669萬件。各項檢查指標均超過衛生局標準,被市指控中心評為生化、免疫細菌、臨檢先進集體,血庫被海澱區評為先進血庫。全年購買藥品1683種,其中醫院自製製劑34種,未發現不合格藥品,受到海澱區計量局、物價局的好評。院內製劑總產值165萬元,比上年增長66%。

護理工作以“三基”訓練為重點,提高全院護士的整體素質,完善了護理工作製度及常規,健全各類登記薄,使護理工作製度化、規範化。7月開展了“百日達標”活動,在崗護士在基本理論和基本操作方麵雙項達標進行理論考試10次,參加373人次,基本操作考試2166人次,其中有48人受到護理部的獎勵。邀請%院同行講授急診急救、職業道德等方麵的知識,有效地提高了護士長的管理水平和操作能力。全年完成護理處置33萬餘人次,出現一般差錯14例,低於衛生局要求的標準;院內感染控製辦公室完成了院內各項檢查指標,在海澱區衛生局臨管所全年檢查中各項指標均為100分。

科研工作製定了鼓勵科研人員從事科研工作的有關規定,把科研與晉升、分房掛鉤,調動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衛生局開題4項中標2項,1項科研成架獲市衛生局科技成果二等獎。組織學術活動5次發農論文33篇,其中全國性雜誌發表23篇,參加各類會議宣讀、交流7篇,並有1篇在國外期刊上發表,2篇在國際性學術會議上交流。

教育工作院%培訓108人,其中進修5人,短期培訓103人。院內辦班12期,參加752人次,院內各類培訓597人次,培訓覆蓋麵達96%,投人教育資金85萬元。接收大中專畢業生33人,接收進修生8人。

國際交流赴幾內亞醫療隊1人,赴日本研修1人,赴新加坡培訓1人,赴香港參加學術活動人。

體製改革與管理堅持“大專科、小綜合”的辦院方針,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堅持民主生活會及中心組學習製度。以醫療質量為中心,完善臨床綜合目標承包責任製,繼續簽訂中層幹部任期目標責任製,後勤繼續實行總體承包二級核算。

醫院被評為“首都文明單位”,有16項被14局或海澱區評為先進,有18人被評為市衛生局或海澱口先進個人。

後勤工作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機製,不斷提卨工作效率,改善服務態度,牢固樹立為臨床服務的思想。完成了醫院改造部門宿舍樓暖氣工程-財務科做判收支平衡,略有節餘,通過了會計工作三級複驗。窮動服務公司超額完成年初製定的收人指標,被評為先進集體。

基本建設完成了老年病房的改建工稈,新訃話舍樓預計1997年底交付使用。

北京市中醫研究所

體製改革與管理加大了改革力度,將14人分流到北京中醫醫院的輔助和臨床科室,使科技隊伍更加精幹有力。

該所主辦中華預防醫學會係列刊期《衛生毒理學》雜誌,按期完成出刊任務,全年共出刊4期。刊登文章270餘篇,論著23篇,實驗研究38篇,綜述、調研,短篇等100餘篇。

圖書資料情報室1996年購置中外文期刊99種,600餘冊,購置圖書91本,全年借閱圖書共1060人次,2300餘冊。

預防工作1996年度是北京市頒布《北京市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監督條例》及實施細則的第二年,為監督《條例》的貫徹實施,該所進行了二次大規模的檢杳。對19個區縣站內的36個企業進行了監督檢查和《條例》的宣傳,舉辦職業衛生監督員培訓班,有關單位部門近100人參加,收到良好效果。

預防性衛生監督。本年度下企業452次,對年內違設項目預審143項,項目驗收75項,監督率100;“經常性衛生監督。本年度對366個企業進行監拷化6次,發出監督意見書293份,監督率達100%

急性中毒監督。本年度共發生急性中毒6起,中毒人員14人,死亡6人。該所在采樣點采樣58個,撰巧檢查報告6份,監督率達100%。

日常監督工作。本年度對有化學毒物168個廠進行有害作業場所監測。其中監測毒物作業點(照度、粉塵、毒物、噪聲、高頻微波)總計2251個,合格1926個,合格率85%。生化收9702件樣品,各類毒物58種,重金屬6種。

醫療工作收治病人258人次,其中職業病患者223人次,多種介人治療患者35人次。病床使用率94%,病床周轉率14%。門診1683人次,急診204人次;體檢5314人,職業性健康檢查4697人,檢出疑似患者701人。放射科拍胸大片4493人次,胸小片4581一人次。

教育培訓工作承擔全國職業病臨床醫師進修培訓任務。舉辦了第14屆全國職業病樁床醫師進修班,共培訓了萊自新疆等地學員2&人,其中短期來所參加塵肺、臨床、勞動衛生、護理等內容學習的學員10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倍。

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實施細則。健全了學分製的組織機構,落實了各科室繼續教育學習大綱、培訓計劃,使中級以上科技人員學分製走入正軌。同時,成立了護士繼續教育領導小組。

北京市衛生局批準該所繼續教育市級認可項目4項,衛生部級認可項目2項,組織舉辦係列講座8次;來自19個區、縣衛生防喪部門承擔大係統的專業人員共計200餘人,參加了培訓。

該所住院醫學分製管理已進入第五年,共有2名大學畢業生先後進入學分製,其中1人已順利通過論文答辯,取得衛生局頒發的畢業合格證書。

國際交流接待來所進行第四次中日勞動衛生職業病學術交流的日本專家學者4人,收到交流論文25篇,完成論文集1部。出訪四批11人(,參加國際學術交流袪動赴美國、日本、烏克蘭、台灣等國家地區)。體製改革與管理製定了“九五”規劃草案及1996年度工作計劃,製定了“一定二改三高工程”目標責任製,並於年末與市科委正式簽訂了協議。對所級課題立題方式進行了改革,根據本所工作特點,擬定招標課題,以平等競爭、自由組合、擇優錄取為原則,在全所範圍內招標。改革現有分配製度,對承擔所內重點課題的科技人員實行崗位津貼與課題津貼相結合的激勵製度,對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給予較高的報酬和獎勵,對歸國人員在政策上給予傾斜。重新修改了本所規蘋製度,完善了考核辦法,體現了分級管理的原則。完成中層幹部的評議工作。采取自薦與推薦相結合的辦法,調整了中層幹部,調動了受聘者的積極性,完成了兩年一度的幹部聘任工作。開展了計量認證工作,以提高該所管理水平,保障醫用計量器具準確、可靠,以保證檢驗數據的準確性、公正性、科學性和權威性。

後勘工作司機班加強管理,完善製度,安全行駛13萬公裏,未發生違章及交通事故,並在多次中毒搶救中積極配合,受到好評。總務科通過嚴格進出庫手續、自已動手小修小建等手段節約開支近3萬元。設備更新,購置電話總機計算機1台,更換汽車2輛,報廢X光車1輛。財務加強內部管理,嚴把審計關,提高財務工作質量。1996年度購置儀器27台,化學試劑、玻璃儀器合計金額27萬元。

精神文明建設以增強黨性為目標,在黨員中開展了“雙學”活動。組織黨員進行黨的知識考試,參學率100%。評出所級先進黨員5人,從中推選局級先進黨員1人,局級先進支部個。在職工中開展敬業愛崗;活動,組織部分職工參加李素夢事跡報告會。結合紀念紅軍長征十周年、抗戰勝利十周年,在職工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看錄相片、參觀“紅岩魂”、愛國主義知識問卷測試等,全所職工參賽率達100義。由3人組成的代表隊在市科委組織的知識競賽中獲得二等獎。為建立職研所文化,增強凝聚力,開展所訓所徽征集活動,在50餘份征稿中,挑選精煉出“團結、奉獻、求實、奮進”為職研所所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