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語
1988年的這個時候,女兒降生了。麵對又黑又醜的小東西,心中萌生了無限的愛意。血緣的力量真是強大,自從見到這個小生命,就注定你一生都要對她牽腸掛肚,那種愛憐勝過自己,勝過一切。
當女兒還沒睜開雙眼的候,等待中的我突發奇想,背著所有人悄悄把棒棒糖放在她的唇邊。隻見她的小嘴開始是微動,接著是快速的嚅動。當我把糖拿開的時候,她把舌頭伸出來,漫無目的地開始四處尋找。那種急切的心情可想而知,這是她追求美好的人生曆程的開始吧。
以後想起這個情景時,我都會生發出很多感慨。追求幸福是人類最正常的本性,但可悲的是億萬的人類追逐的都是大致相同的東西。這樣就會有激烈的競爭甚至是殘酷的鬥爭,所以每個人都要麵對這些,並承擔由此產生的疲憊憂傷和痛苦。這個小生命在未來的日子裏有能力承擔這些嗎?
女兒學說話較早,八個多月就開始蹦字了。也就從那時候起,我在自行車的橫梁上綁了一個竹製的小座椅,一下班便在竹椅上墊上小棉墊,把女兒抱上去,開始一麵兜風,一麵進行語言交流。當她能說一個字的時候,我就開始努力教說兩個字。她也非常配合,有時候臉憋得通紅,但從來不氣餒。當她有疲勞感的時候,我們就去公園、廣場之類的場所去找小夥伴盡情地玩一會兒。雖然能說的字不多,但我漸漸開始感覺到女兒開始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了。記得當她會說“雞蛋”兩字時,我便試著教她說“雞蛋糕”這三個字。開始時她是先說“雞蛋”,後補“糕”字。經過好多天的努力之後,她突然把三個字連在一起說出來了。這時候隻見她興奮得迅速從小竹椅上轉過身來,緊緊地把我抱住,以慶祝我們共同努力的成果。有一次我這個護頭的人終於把很長的頭發剪短了。當我回到家時,女兒驚奇地看著我,突然走過來,輕輕摸著我的頭說:“咦,叔叔!”她是在用自己最努力的方式告訴我,我的發型使我變年輕了。
“四人抬幼兒園”
讓孩子盡可能早地受教育,是每位家長的心願,也是忙於工作的無奈之舉。一歲多的時候,女兒被送進了附近的幼兒園。
從第一天起,孩子就沒有一次表現出樂於去的意願,每天早上都要努力哄著讓她高興,然後才能同意送走。有一次,當我好說歹說把她送到幼兒園,交到阿姨手上後轉身上班去的時候,她突然大哭起來:“爸爸,我不想睡覺!”這時候我才明白,幼兒園裏每天午飯後都有3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即使醒了也不能動,不能說話,依然要靜靜地躺在床上。女兒晚上睡眠較好,白天當然沒有那麼多的覺,隻能在3個小時裏一動不動地挨時間,這對她應該是很殘酷的。後來我仔細谘詢,所有的幼兒園都是這樣的規矩,無一例外。所以除了繼續哄和勸之外,我沒有其他辦法。
當女兒3歲的時候,我搬家了,也就近為她找了一家新的幼兒園。這回哄了勸再也沒有效果了,她死活不肯上了。第一天送去不久,阿姨就打電話告訴我女兒一直哭鬧,我隻好去接回來陪她一天。第二天強行送去,我出來她就哭鬧著跑出來。當我和幾個阿姨把她強行抬進去之後,我一出門她就又跑出來。
我們屈服了,隻好讓年僅3歲的女兒去媽媽工作的小學的學前班。
女兒給這家幼兒園取名叫“四人抬幼兒園”。
丟 了
喜歡遊戲,是兒童的天性。幼兒園肯定不想去,但一到周末,女兒的眼睛就會放出興奮的光芒。因為父母無論多忙,那也能去公園開心一次。
那個時候可以去的有三個地方,勝利公園、兒童公園和動植物園。如果依女兒的想法,每個地方都要求去轉一圈兒。但這個可由不得她,因為對大人來說,一個地方就讓人疲憊不堪了。於是規定,每周日隻能選一個地方。激流勇進、碰碰車、摩天輪……我倒是沾了女兒的光,把自己小時候聽都沒聽說過的娛樂項目全部補齊了。前幾次,女兒還需要大人陪著才敢試,慢慢膽子便大了起來。這時候便給我分配了新的任務:給在遊戲中的她照相。在取景器中看見女兒無拘無束地開心的樣子,真希望她一生都快樂幸福。這雖然不是父母能保障和提供的,但每位父母和我的想法都是一樣的。
同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春季周末,我帶著4歲大的女兒在兒童公園坐過高空腳踏車並蕩過秋千之後,她餘興未盡地要玩滑梯。於是我告訴她:爸爸去廁所,你就在這裏好好玩,千萬不要離開。在她的保證下我去了不遠的廁所。但當我回來的時候,我絕望地發現,女兒不見了!於是我繞著不大的公園一麵飛跑,一麵高聲呼喊,但沒有女兒的回音。於是我又趕緊向距離並不遠的家裏跑去,家裏沒有;又迅速打車回到公園。來回的路上我感受到了天塌一般的絕望,仿佛周圍的一切都沒有了顏色。剛一到公園門口,隻見一位和我年齡相仿的叔叔帶著哭泣的女兒從大門出來。我興奮地撲向女兒,女兒也大哭著撲向我。雖然不到半小時的時間,父女的分別仿佛是一個世紀。女兒告訴我,她玩了一會兒就去找我。大概是我們在公園內分別繞了一個沒有交叉的大圈。女兒的哭聲吸引了那位好心的叔叔。當時隻顧著和女兒交流,起身再四處尋找時,那位男子已經離開了。現在想來,心裏還充滿深深的歉疚和濃濃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