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塑造職場形象——改變一生命運2(1 / 3)

魅力形象,增加競爭力

別讓形象毀了你的前程

目前許多職業人的職業形象定位比較混亂,職業形象意識雖然有了不小的加強,但職業形象塑造、維護的意識比較淡薄,有的甚至不能給自己的職業形象進行準確定位。

從職場人著裝禮儀來看,什麼職位的人適合什麼頭型都是有講究的,這不可以遵循“流行就好,時尚就酷”的原則。相反,職場的頭型、著裝需要大方得體,不管自己什麼職位,都給頭發染個時髦顏色、剪個時髦發型,這隻會讓您的職業形象大打折扣。

還有很多女性職業人在穿衣服時更是隨便,比如說在辦公室穿著露背裝,這在國外來看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因為職業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成熟、穩定、大方,而隨隨便便的小吊帶、露背裝、露臍裝是職業人上班時著裝的大忌。但如果你要參加晚宴什麼的,這樣的衣服是可以說得過去的。

讓我們來看看下麵這兩個事例:

惠先生恐怕是忽視職業形象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他前不久被公司解聘了,最可憐的是,他是事後才知道被解聘的真正原因:他有吃東西吧嗒嘴的“惡習”。

聽惠先生以前的同事講,惠先生是在一家外資的谘詢公司做谘詢顧問。他在工作業務、交際能力、與人溝通等方麵都做得相當不錯,而且他也很聰明,接受能力非常快,在公司工作五年期間,差不多是公司裏的業務骨幹。

但有意思的是,他吃飯吧嗒嘴的名氣和他在公司的業務能力一樣很有名氣。“那時我們員工在集體飯廳統一用餐,你和小惠相隔10米都能聽到他用餐時吧嗒嘴的聲音。我們單位的女同事基本都不願意和他坐在一起吃飯。可是他好像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幾年來吃飯都有這樣的習慣,而且不管飯菜好不好,他嘴巴照樣吧嗒的聲音很響。”

起初,大家盡管對此有意見也沒有人當麵提說,總是能躲避就盡量躲避。後來公司換了一個新的一把手,對小惠的這種個人習慣很沒有好感。新老板在公共場合還不止一次地提醒過,說員工的一些個人行為如果影響到公司其他員工的話,就應該有意識自覺改掉一些壞習慣。可是小惠沒有意識到這些話是老板故意說給他聽的,在後來的時間裏,他用餐時照樣如此。一次老板和小惠一起接待一個有身份的客戶,在等待客人的途中老板又提醒他說,“你現在不是代表你個人,而是代表公司,待人接物一定要注意細節。”

結果在飯桌上,小惠陪客人吃飯照樣吧嗒吧嗒嘴,弄得老板很尷尬。

小朱是一個賓館的前台接待,前年冬天,有一個英國旅遊團來北京旅遊,愛德華先生是其中的一位。在愛德華他們入住酒店的那個晚上,小朱正好上前半夜的晚班。大概是在晚上11點多,當小朱正準備下班的時候,突然接到愛德華的求助電話,說自己病得很厲害,有發高燒的症狀。

小朱和值班的大堂副經理一起趕到了愛德華的住宿房間。打開房間門,果然看見愛德華躺在床上,臉色煞白煞白的。大堂副經理決定立即送愛德華去醫院治療,但是因為自己值班走不開而有些為難,這時小朱自告奮勇,說自己反正已經下班了,就陪著愛德華去醫院吧。就這樣,小朱在夜裏12點陪著愛德華去了醫院。醫生確診愛德華患了急性盲腸炎,小朱一直陪到護士給愛德華先生插上了點滴吊瓶,才悄悄離開。

第二天一大早,本來是小朱休息,但小朱提著媽媽煮的白米粥,到醫院病房去看愛德華先生了。這樣大概過了三天,愛德華出院了。

大約一周後,在自己打算要走的時候,愛德華先生拿了一筆數目不小的“小費”答謝小朱的照顧,但小朱拒絕了。小朱說,“公司有規定,我不能接受顧客的任何禮物,再說您是我們的客人,讓您滿意是我們的工作原則,我所做的也正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沒有什麼特別的,換了其他的賓客,我也會這樣做。”無奈,愛德華和小朱留了聯係地址就告別了。臨走時,愛德華表示,自己以後還要來北京,來北京還要住小朱他們的酒店。

愛德華回到英國和小朱保持著通信交流,小朱因為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訓練自己的英語而高興,在一次通信中,愛德華鼓勵小朱多學習,並堅信小朱在職業上有很好的發展,小朱表示,自己也有想去國外讀書的想法,但是一來自己的經濟能力有限,二來自己就是個職高文憑,申請國外院校很難。在知道小朱有留學的想法後,愛德華開始竭盡全力來幫助小朱,在他的擔保和促動下,小朱去了英國,現在在那裏學習現代酒店管理專業。

不同的職場形象,導致不同的職場命運,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職業形象的塑造需要持久的努力

職業形象的塑造和維護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需要職業人日積月累。她說自己在實際培訓中發現,越是那些職業形象定位準確的人,越是想了解更多的職業禮儀知識,以期待他們的職業形象更加完善。

盡管有不少介紹職場禮儀的書籍裏提到了各種“短平快”的包裝招術,但沒有長時間的行為習慣積累,隻是暫時地掩蓋或修飾,並不能真正地塑造一個良好的職業形象。如果你喜歡微笑交流,即使打電話,對方也能聽出來你的“笑容”;如果你做事向來井井有條,你手裏的項目再多,老板也是信任無比;如果你從未大話連篇,即使你低調出場,下屬對你也是信心百倍,所以良好職業形象並不是所見即所得的“聲色”外表,而是一個人行事風格的綜合體現,你一旦形成自己的風格,隻要是職業的、真實的,你就不必琢磨是應該入鄉隨俗還是標新立異,真實也是職業形象的一部分,你就是你,符合自己職業的就是最好的。

盡管人們常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實際上你周圍絕大多數人沒工夫研究你的“海”有多深,對方在和你短暫的接觸中,就按下了你職業形象的無聲“快門”。一個人的職業影響著他的職業形象,反過來一個人的職業形象也影響著他的職業發展選擇。作為職場中人,每個人都要思考自己的能力與別人有什麼不同?自省職業形象特色,隻有了解自己的形象和能力特色,並善於自我定位才能積累建立自己的獨特品牌,為以後的職業生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職業形象要與公司文化融合

根據企業的不同性質,企業對員工的職業形象要求也會有所不同。日本企業相對歐美一些企業來說,對職業形象的要求可能會更加嚴格一些。有一位企業家如此說到:如果一個人不論在著裝形象或者在行為舉止上都展現出一種嚴謹的作風,那麼企業就會對他給予一定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