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廟子灣(2 / 2)

爺爺被幾個軍人帶走後,村子裏又推舉了新的五知——王發財。王發財也就是故事裏的那個王木匠。王木匠是個手藝人,一般在村裏打打棺材,紮點花圈之類的,棺材生意做得多了,對於白事也是比較在行的,能被推舉成五知也合情合理。

王發財有個兒子,大名叫王有福,綽號叫肉墩,和我是同一年出生的。王肉墩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卻長了一堆的肥肉,也搞不清楚他是吃什麼長大的。王肉墩是村裏出了名的熊孩子,掏鳥窩、捅馬蜂窩、紮校長的自行車軲轆.....各種損事沒少幹。而我卻因為家裏老爹管得嚴,一直在村裏老老實實的,啥壞事也不敢幹,儼然是一個乖孩子。

直到六五年,我老爹稀裏糊塗地竟然被附近的軍區招去成了解放軍,後來又在部隊裏當上了班長。我老爹這一走,我家裏就剩下了我和我娘兩個人。我娘又管不了我,我又和肉墩混到了一起,在肉墩的帶領下,我也野了起來。

幾年後,全中國興起了上山下鄉運動,許多城裏的知識青年都跑到了鄉下,和工農群眾走到了一起。當時,廟子村裏也來了七八個知識青年,好像是四個男的三個女的。這些知識青年中,年齡大的有二十一二歲,年齡小的十三四歲,比我和肉墩大不了多少。

我和肉墩去掏鳥窩、下河摸魚的時候也常常帶著這幾個城裏來的知青。在這幾個知青裏,其中有一個跟我和肉墩玩得特好,名字叫郝文斌。郝文斌長著一張小白臉,剛剛來到村裏的時候還抓著一身細布衣裳,非常愛幹淨,不下河,不敢去旮旯地,顯得很洋氣。結果第二天,就被我和肉墩當成地主少爺狠狠地揍了一頓。

不打不相識,拳頭底下出兄弟。郝文斌被我和肉墩揍了一頓之後,以後就變得土性起來,跟我和肉墩稱兄道弟,整天混在一起。當時,我們三個人在毛主席畫像前磕了頭,拜了把子,自稱是“衛紅三兄弟。”郝文斌年齡最大,是大哥。我年齡最小,成了三弟,肉墩便成了我的二哥。

那時話匣子的女兒二丫也和我的關係比較好,(不要想歪了,很單純的玩伴關係。)二丫這個女娃子幹起農活來很利索,但是腦子比較笨,上了好長時間學也不認字。不認字也就算了,卻整天纏著我讓我給她講我爺爺筆記本裏的靈異故事。起初,我懶得跟她講,後來,她換了個法子,用撿來的驢糞蛋(驢糞蛋在那個時候是可以用來換工分的)來給我作交換,二十個驢糞蛋可以換一個故事聽。我很爽快地答應了。

之後的日子,我常常拿著爺爺的筆記本給二丫讀上幾個故事,可爺爺的筆記本裏的故事有些並不完整,許多故事都沒有結局。當我給二丫講了劉老頭在旮旯地裏夜葬遇見小綠孩的故事後,二丫抱著極大的好奇心回去問她老爹話匣子後來事情怎麼樣了,結果被她老爹臭罵了一頓,說我的故事是胡編亂造,根本就沒有這事兒。

我當然不服氣了,為了證明我沒瞎編,當下就決定晚上帶著二丫去旮旯地的墳地中探個虛實,為了壯膽,順便喊上了肉墩和郝文斌。

從這次夜探墳地起,發生了一係列可以改變我命運的怪事,我的故事也正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