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六章 互相掣肘(2 / 2)

好在這位確實是個心思靈透的,也無愧於後世對於他很像穿越者一樣,有先知先覺的能力的評價,接了聖旨以後,絲毫不帶遲疑的,甚至都沒和家人打個招呼,騎上自己的戰馬就出去赴任了。

這才能夠在蹉跎幾個月以後,在李承乾上台後的第一時間,就把這位從邊遠地方調回中樞來,而且給予了高位。

其他的潛邸老人當然也有所安排,一些個原來的十二衛將軍或是中郎將這種人物,還是遭到了調換,換上了李承乾的心腹之人。

倒是本來也是個中郎將的蘇定方,這次同樣得到了提升,成了監門衛將軍。

顯然已經從原來的沉寂狀態之中脫離了出來,重新進入了李承乾這位新皇帝的視線中,以後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為了這事,這位一直和慎獨沒有斷了聯係的好友,還叫著慎獨一同好好慶祝了一番。

慎獨也是真心的為蘇定方感到高興,大器晚成固然聽著很美好,可要是有可能的話,誰又想蹉跎那麼多年呢。

更何況蘇定方那個有實無名的師傅李靖如今都過世了,按也應該把一身本事盡數傳給蘇定方了才是,繼續磋磨就有點浪費了。

而和慎獨同樣關係匪淺的馬周,這次同樣得了重用,升任了中書舍人。

雖然隻是個正五品上的文官,可架不住人家地位重要啊,不隻是中書省的長官,還有管詔令,參與機密,決斷政務的權利,可以是宰相一流的人物了。

長孫皇後臨終前特意提到的房玄齡,這一次同樣被李承乾重新啟用,做了正牌的宰相,當然少不了也得了一番嘉許和封賞,也算是讓李承乾成功施恩。

除了這些人事方麵的調整,李承乾倒是沒做什麼大動作,剛上台自然還是以穩定局勢為主,不急著燒三把火,更不會盲目的否定自個老子的政策。

李世民相比曆史上提早了十多年過世,李承乾比起曆史上可是少在太子的位置上煎熬了好多年,暫時來看也是有好處的,起碼還沒變成那個自暴自棄的作死中二青年。

當然他這樣接手的攤子局麵肯定比曆史上李治接受時複雜的多,畢竟如世家等勢力都還沒被李世民徹底理順呢,對大唐上下的統治力也沒達到曆史上那麼強。

這就對李承乾這個繼任者的政治手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不慎,還是難免會有讓整個大唐分崩離析的風險。

不過也不全是壞處,越是複雜的局麵,相互之間的製衡也就越多,不隻是皇帝和大臣們之間的,關鍵是大臣們之間的相互掣肘也更厲害啊。

隻要李承乾別玩的太過火,起碼不用擔心會出現曆史上武則幹掉長孫無忌時的那種局麵,幹掉了關隴世家的頭麵人物,結果朝堂上的力量就徹底失衡了,不得不放出那些瘋狗來搞高壓統治。

要是真的能像李世民那樣高明的話,也不至於搞得自己那麼被動了。

更不會出現為了統治力自毀長城,把手底下所有能打的武將都殺了一個遍的破事。

李承乾如今接手的這一攤,可謂是良臣如雲,猛將如雨,絕對是人才濟濟的。

而關隴世家的力量也還足夠強大,起碼可以幫忙抵擋五姓七家的勢力,不至於讓皇帝直麵他們的步步緊逼,給李承乾施展手腕留下了充足的空間。

更重要的是軍方如今隻會成為他的一大助力,是站在他這一方的,也是他他最強的武器,而不會變成他忌憚的對象,甚至是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