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玩是最好的學習(2 / 2)

其實,真正決定孩子成績優劣的,並非刻苦努力,而是他對學習的興趣。我們身邊也有極少數學習很刻苦用功的孩子,但是所謂的刻苦隻是表象,真正支撐他這麼做的是興趣,一個人隻有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樂趣,他才會願意去學。就像我剛才舉過的“懸梁刺股”、“鑿壁偷光”的故事,看起來似乎他們都是刻苦努力的表率,但這種現象背後的本質是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已經到了癡迷的地步。

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孩子,不可能內心極其討厭學習,卻又能把學習搞好。事實上,要讓孩子非常喜歡學習,像喜歡玩耍那樣,我也沒有立竿見影的好辦法。畢竟學習還是有很多要求的,還有作業等附加條件,孩子不可能完全沒有壓力,不像玩耍,老師和父母從來不會要求孩子玩好還是玩差了。

因為有這些認識,我從來不要求辰辰一定要非常喜歡學習,所以我追求的是他在學習上能專心。

我對他專心學習上的培養,並非從學習開始的,而是像上文提到的從玩開始。在我們家,我和先生經常讓辰辰專心地玩,但是我們的潛台詞是:你學習的時候也要專心。

在辰辰還小的時候,他經常對某件事產生濃厚的興趣,此刻他的注意力特別集中,比如他聽到有的玩具發出了聲音,便會很好奇地盯上半天,仔細觀察它。這個時候我們絕不去打擾他,讓他自己慢慢研究。辰辰在3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幫他洗澡,放了滿滿一缸水,他用手拍了一下水麵,水麵就會蕩漾一陣,然後漸漸靜止,他再拍一下,又會如此,他足足盯了十幾分鍾,我沒問他為什麼,直到他自己放棄。

在孩子專注於某件事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以各種理由去打斷他,而是應該給他提供一個不被打擾的環境,這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有很大的幫助。之所以培養孩子專心去玩,是為了讓他樹立一個意識: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專心,連玩都是如此。

很多父母總把孩子貪玩當成缺點來看待,總是向往那些乖乖學習的孩子,其實這是不對的。愛玩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熱愛生活,也更加活潑,甚至思維也比一般孩子敏捷,這是很多父母忽略的。

前不久,一位四年級孩子的媽媽憂心忡忡地對我說:“再過兩年就小學畢業了,孩子整天還想著玩,怎麼辦啊?”

如果孩子已經到了高中,整天還想著玩耍,那確實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玩也要看孩子的年齡段,對於還在上小學的孩子,父母更多地要保證孩子玩耍的時間,不要用學習剝奪孩子玩樂的時間,徹底敗壞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可以說這個階段玩是最好的學習。

該怎麼玩其實也有竅門,並非讓孩子天天弄成一個泥猴回家,如果在孩子學前及小學這個階段,父母將玩耍和學習很好地結合起來,就不用在孩子初、高中階段為孩子不愛學習而鬧心了。

辰辰小學階段,除了他自己要學的架子鼓,我和先生幾乎沒再給他報什麼興趣班。興趣班顧名思義就是孩子感興趣的事,可現在很多興趣班對於孩子而言,卻是他們最深惡痛絕的事了,這樣的話,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因為不用周六趕著去學英語,周日趕著去學奧數,每到周末,我和先生就帶著辰辰到處玩,去親近大自然。

有一次,我們一家人去黃山玩,第二天4點去看日出,那時候是秋季,但是山上的氣溫很低,我們裹著軍大衣相互取暖。忽然,東邊出現了一條紅線,先生興奮地喊:“辰辰快看,太陽要出來了。”果然,那條紅線慢慢粗了起來,將東邊的半邊天空映得通紅,不一會兒,太陽已經露出半個腦袋,同時出現了無數道紅光,我們被這種瑰麗的景象震撼了。

辰辰激動地問我:“媽媽,天上不是隻有一個太陽嗎?為什麼這裏看到的和家裏看到的不一樣啊?”

這個問題還真難倒了我,先生也無法很好地給辰辰解答,我靈機一動說:“媽媽之前看過《十萬個為什麼》裏有解釋,可是時間久了,媽媽也記不清楚了。”

那次回去,我們就把《十萬個為什麼》和《百科全書》請回了家,而辰辰學到的也不僅僅是這個問題的答案。這種好奇心能夠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而這種不痛苦的學習方式一直使辰辰對學習保持了很高的熱情,並且養成了愛探索的好習慣。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存心讓我們失望,而是我們需要回到自己的孩提時代,去體會我們那時候的需求,可以說我們那時候希望父母怎麼對我們,就是孩子需要我們怎麼對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