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國產大客機展望(2 / 2)

米國在七八十年代就有了以波音707客機和麥道公司D10客機改裝的加油機,到了新世紀最新的加油機和預警機都是由更加成熟的波音767改裝而來的,無一例外的都是采用民用大型客機進行改裝。

而歐洲的加油機,除了購買米國的以外,還有以空客A0和A10改裝而來的。

所以民航客機才是改裝軍用特種飛機的最佳選擇,隻有大毛才是使用伊爾76大型運輸機改裝加油機伊爾78,以及預警機A50,用大型運輸機改裝的缺點很明顯,雖然具有較大的燃油儲量,適用於對多種機型進行空中加油,然而采用伊爾-76軍用運輸機平台,無論經濟性還是多用途性方麵較之同級別的K-767以及K-46A都相差甚遠。

伊爾-78隻能采用軟管輸油,這使得其加油效率較之采用硬管輸油的加油機相比較為低下。同理,運-0改裝為空中加油機也會存在上述問題。所以在未來適合中國空軍的空中加油機,仍然以采用民航客機平台為好,而可選的民航客機平台也就隻有919和99,長遠來看最適宜的當然是載油量和留空時間更長的99莫屬了。

沈歡前世的時候不但是一個造船工程師,更是一個資深的軍迷,所以他對這些都非常的了解,甚至比一些電視節目上的所謂專家還有專業,所以他才會被湯偉文總師這樣的頂級飛機設計大師所看中,還專門邀請他到西飛來交流訪問。

對於中國未來的大客機發展,以及支線客機發展,他是最清楚不過的。而西飛和六零三所就是專門搞大型運輸機和客機的廠所,湯偉文總師更是未來大型客機和運輸機、轟炸機的領軍人物。

所以沈歡當然不會吝嗇,把脈動式生產線的技術贈給航空工業部門的湯偉文總師,以及其他的航空工業廠所,如果所有的飛機製造廠,都擁有了脈動式生產線,那未來中國航空工業一定可以與米國和歐洲並駕齊驅,甚至是超過他們也並非不可能。

聽了沈歡關於自主研製還是對外尋求合作的意見,符建設總工點了點頭道:“是啊,巴西航空工業公司之所以在支線客機領域成功了,就是他們懂得如何瞄準定位,如何整合國際航空工業資源,同時又牢牢掌握了自主設計建造,所以我覺得你剛才所的,要兩者相結合,才是最適合我們的。在航空工業如此,在造船工業領域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沈歡也不由得歎道:“是啊,就拿棒子國的造船工業來,他們的起步也不算早,在七十年代之前,世界造船市場都是由歐洲和腳盆國主宰。而米國造船業由於成本高,所以隻以建造軍艦為主,毛熊方麵也是如此。在七十年代初棒子國的造船工業甚至不如我國,相當於是從零開始的。他們采取成套引進生產設備,進口核心部件組裝生產的辦法,這和巴西航空工業的發展幾乎是一樣的,采取自主研製和對外合作引進相結合的辦法,利用本國勞動力廉價的優勢獲得了成功。雖然我們不喜歡棒子,可也不得不學習他們這種辦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