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醜不外揚”對國人的殘害很深,“圍城”裏的人,麵對婚姻殘局拚命遮掩,不想讓外人知曉,怕被人笑話。一些在外人看來和睦美滿的婚姻,說不準內部已經千瘡百孔。
有一對夫妻,離婚十年還經常聚在一起,女方常常以孩子為由,誘導男人回到她的身邊。男人在外麵也沒找到合適的伴侶,一拖就是十年。當年四十八九的女人,如今變成了年屆六旬的老婦,卻依然沒有辦法獲得男人憐愛的眼光,得不到男人來牽她的手。當孩子談戀愛時,為了給兒子女友一個和諧家庭的假象,兩個人又住到了一起。家醜雖然沒有外揚,但他們內心一點都不快樂,私下裏依然我行我素、互不買賬。我的一位朋友給我講述的一對教授夫妻的故事,更是唏噓不已。
據說,這對夫妻已七十多歲,兩人性格不合,又都很倔強,年輕時每天都在爭吵中度過,結婚時僅存的一點點愛戀早已消失殆盡。那個年代,離婚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可怕的,組織不同意,父母不允許,社會輿論壓力大,麵子沒處擱。但兩人實在擰不到一塊,加之有了三個孩子,他們自己又是大學老師,此情外露,如何做人?
家醜不外揚,兩人選擇了沉默。在外人麵前,他們依然是一對合法夫妻;回到家裏,各自為政,你做你的,我忙我的,誰也不理睬誰。孩子小的時候,就各睡一頭,從不碰觸對方;房子大一點的時候,就分床睡;有了大房子後,就各睡一間房。
兩人的工資從不放在一起,各買各的菜,各做各的飯,家庭開支、孩子費用一概實行AA製。下班回家,你在廚房,我就看書;你準備吃飯,我就進廚房弄我的那一份。真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用的是同一口鍋,吃的是兩樣飯,想的是各自的事,老死不相往來。
直到最近這些年,離婚的人多了,他們才漸漸公開自己的事情。然而,歲月不饒人,七十多歲的人,再談分手還有什麼意義,隻能這樣等著老死,何其悲哀。
而生活中還有一些夫妻,離婚不離家,不讓外人知道、不讓父母知道,為的就是“一張臉”,一張洗幹淨給別人看的臉。不少上了年紀的知識分子最容易跌入這樣的怪圈,表麵上的理由是為了孩子不受傷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但卻沒有想過,生活在一個沒有歡聲、沒有笑語的沉悶世界裏,這樣的孩子,身體和心靈又如何談得上健康。更可怕的是這種不幸婚姻的陰影,還會影響到孩子對婚姻的認知以及他們將來的戀愛與婚姻生活。
我曾經接待過一個讀高中的男孩,他五官端正,身材挺拔,還是班幹部,並在學生會擔任職務,學習成績一直不錯。進入高二後,成績卻忽高忽低不穩定,最近的一次考試中,甚至幾門功課不及格,回到家裏,他忍不住在母親麵前嚎啕大哭。
谘詢中,看著他的表情以及時不時躲閃的目光,我懷疑他精神狀況不佳,可能有輕微抑鬱症。他媽媽事先告訴我,曾悄悄看過他的日記,也瀏覽過他的個人空間,發現這孩子戀上了班裏的女同學。盡管他成績優異,但女孩不接納他,情竇初開時的第一次求愛,便遭到了女孩的拒絕。初戀雖然有點心痛,他也覺得沒什麼大礙,想想自己各方麵條件優越,肯定能得到女孩的青睞,他信心十足,依然做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