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相親市場可以看到一個奇特現象,“太監”比“皇帝”還急。做父母的幫兒女相親,看似荒唐,不合情理,但也從一個側麵反應了國人的麵子心態。如果誰家的女兒三十出頭,還待字閨中,父母心裏就開始焦急,不知如何麵對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的“關心”。在不少家長看來,男大當婚
女大當嫁,如果自家的孩子一直“單飛”,做父母的會感到臉上無光,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每年春節前後,網上都會掀起一波討論:你會帶女朋友(男朋友)回家嗎?“今年帶誰回家過年”成了眾多大齡男女青年最恐怖的一道難題。
忙於工作、忙於學習,一不小心就晃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放眼望去,周圍竟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選。皇帝不急太監急,大齡男女的父母比他們的兒女還著急,有的父母幹脆下硬性指標,或者打電話不斷催促。尤其到了年關將至的時候,有的家長甚至放出狠話:“沒帶女朋友,不準進家門。”
而那些性急的父母則衝鋒陷陣,直接去相親市場幫兒女物色人選。在相親市場很多人都見識過這樣一些父母,他們舉著牌子把自家孩子的情況寫出來,一旦瞄到看起來舒服的年輕人,就衝上去攀談起來。那種熱心的程度,那種包打包唱、包辦代替的奇特現象,恐怕隻有在中國的土壤裏才會滋生。我接待過一位30歲的女孩,是她姐姐“押送”到我這裏來的。
據姐姐介紹,這些年來,她已經跟無數的男孩相親,不可謂不多,但沒看上一個,全都被她Pass掉。氣急之下,她父親把她關在家裏毒打一頓,命令她不惜一切代價,找個男人嫁出去。
我問她:“聽說你談了三十幾個,都沒有談成?”
她眼睛睜得大大的,馬上糾正我的說法:“這些人全都是我父母幫我介紹的,哪叫談戀愛,簡直就是綁架。”說這話時,她顯得有些憤憤然。
我嚐試著繼續這個話題,她歎了口氣告訴我:“每個男孩坐在我麵前,連他們長什麼樣我都不記得。有一次,我見了一個不錯的男孩,我心裏也有點感覺,我倆聊得很開心,但都是談論父母如何綁架、如何瞎操心那些可笑的事情,根本不涉及自己,等走出房間就把對方忘得一幹二淨,甚至連對方長得什麼模樣都沒印象。”
盡管自己已步入大齡行列,但她堅守自己的觀點:“既然談戀愛,就要自然認識,否則太掉價。”看來,我若繼續這個話題,估計她也會逃之夭夭。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不管何種因素,被父母逼婚的剩男剩女真的有些可憐,他們大多並不領情,如果誰被知道了女友是父母幫忙找到的,那簡直就是丟人。言外之意,一個大男人,找個老婆還要父母包辦代替,心裏就會不舒服,擔心被人譏笑。
所以年輕人都特別抗拒父母幫忙相親。而他們的長輩,忙來忙去操心費力,一方麵囿於傳統觀念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一方麵也擔心自己的孩子老大不小尚未婚配,在親朋好友中不好交代,覺得麵上過不去,擔心被人笑話。
在中國,男人上了年紀還是可以吸引女人,就算結婚成家,也不會因此失去身價,反而更有魅力。而對於女人,似乎隻有年輕貌美的時候才有吸引力,如果結過婚或者年齡過大,就“貶值”了。如果男人有多年的生活磨練,我們覺得他很有魅力,很成熟。如果一個女人有同樣的經曆,我們卻覺得這些不是衡量女人的重點。正是這種不對等的社會觀念在某方麵造成了“剩女”現象。
有學者指出,麵子代表廣受重視的一種聲譽,要想獲得這種“聲譽”的肯定,任何時候都需仰賴外部環境。
如果我們把“麵子”卸掉,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