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隻把我的想法告訴了梁紅,和她相處這麼多年,我知道她一定能理解我。接著我們又把曾喬“騙”進了我們的“團夥”,因為上次的合作讓我們覺得這家夥挺靠譜兒。
我們製訂了一個計劃,從2012年開始的一係列探險之旅。為什麼從2012年才開始呢?因為我們首先明確了一件事,那就是探險不是冒險。就我的個人理解,冒險,是冒著很大風險的無準備之戰,走一步算一步,那是愣頭青幹的事兒;而探險不同,探險要有成熟的時機、周密的計劃、充分的準備、和諧的團隊,也就是說通過前期工作把風險降到最低。當然,風險總還是有的,但喝涼水被噎死和超速駕駛被撞死的概率總歸不同。
於是,我們把從2008年下半年到2011年的這段時間作為前期準備階段,每個人各自充實自己,學習旅程中可能會用到的各種技能。我們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分工,我動手能力比較強,相關的知識也比較豐富,負責計劃製訂和裝備籌備;梁紅是我們幾個人中英語最好的,負責外聯;曾喬則擔任攝影師和攝像師。
在這段時間裏,我學會了潛水、玩滑翔傘,還學會了駕駛小型飛機、直升機和帆船,不斷積累戶外運動和極限運動的相關知識,學習各種設備的使用方法,並且發展了我們團隊的第四名隊員——魏凱。
魏凱是我們公司的員工,特別穩重,工作認真負責。一開始去學習各種技能的時候我嫌一個人去太悶,總喜歡拉個“墊背的”,前後找了好幾個人,就魏凱給麵兒,學得比我還起勁兒。於是我學什麼也帶他一起,一來二去,我們成了“全才”。
魏凱本人的興頭兒雖大,可是做他家裏的工作卻費了不少勁。畢竟我們要去做的事有一定的危險性,我和梁紅就不用說了,曾喬光棍一條也沒什麼後顧之憂,可人家魏凱上有老、下有小的,家人擔心也是人之常情。為了取得魏凱家人對我們的信任,我們隔三岔五就到他家裏蹭飯,言談舉止無處不彰顯著我們的無限靠譜兒。在我們的長期努力之下,魏凱的家人終於被我們打動了,他們家老爺子握著我的手,語重心長地說:“有你們這麼好的朋友照應著,我們對魏凱也就放心了。”這話說得我眼淚都下來了。
湊齊了一行四人,各自該學的本事也學得差不多了,我們開始踅摸第一站的目的地。經過一番商議,我們確定了探險目的地的三大條件:
第一,聽說的人多,去過的人少;
第二,想去的人多,敢去的人少;
第三,一定要有比較大的挑戰性。
至於最後為什麼選定了索馬裏作為第一站,這裏麵有一些我的個人情結。和我年紀差不多的人可能都看過一部電影,名字叫《黑鷹墜落》,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那戰火紛飛、槍聲震耳的場麵讓當時還很年輕的我血脈賁張。對索馬裏的軍事行動是美國在“越戰”以後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1993年年底,美國政府對索馬裏徹底失去信心,當時的克林頓總統最終下令撤軍。這次行動也使美軍看到在城市作戰戰術方麵的一些不足,促使其改進城市戰術的方法,為日後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的城市作戰提供了經驗。“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不僅僅是2002年拍攝的反映這一事件的影片的名字,同時,在美國這個詞也指代失敗的索馬裏軍事行動。由於我當兵的時候也是在空軍服役,所以,親眼去看看當年這一著名曆史事件發生的地點一直是我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