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歌
我曾經受一個十八歲的來訪者邀請,參加了他的“人生啟航”感恩會。在一眾親友師長間,他讓我緊挨著他坐在身邊。他感動地介紹說,是我啟發他知道了自己的未來和希望。要知道,感動的除了他,也有我,一個從業十年,相當於走了他人二十年艱辛路的心理助人者。我經常為來訪者的覺悟而感動,也為自己的職業而感動。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美國學生對好老師的評定標準之一就是要“給學生帶來希望”,而怎樣才是帶來希望的老師呢?首先,關心學生及其未來的人生目標;其次,根據學生的人生規劃設計教學;第三,激勵學生克服困難,指導他們獨立解決問題。
而以上三點,我認為幾乎可以成為天下助人者的共同美德和標準。關注來訪者的發展,個性定製化的助人服務,協助和激勵他們克服困難,並使其充分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是我力求在本書中盡量展現的內容,而促使我著手寫這本書的動機卻源於兩年前一個素昧平生的南京女大學生@走飯 丟下的最後一篇微博:“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第二天,南京傳出新聞,一個女大學生自殺了。她用生命實踐了人生最後一次承諾。我在看了她最後留言的那一刻,就想為她、為抑鬱症寫一本書。這本書起筆於今年三月,正逢這個女孩走了兩年整。
這本書中的G不是虛構人物,這本谘詢手記式的作品也不是空穴來風,既然都有出處,那就得涉及心理谘詢師的職業規則,保密原則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紅線。所以基於G及他父母希望給予抑鬱者一些關心和支持的意願,在共同的商議下,我們達成共識:以書籍形式將谘詢過程和谘詢師的評價比較真實地呈現;我們也希望這本書給讀者帶來生活的希望和改善自我的動力。
當然,作為一個與谘詢模式截然不同的表達形式,寫作需要將原生態的口語對話進行自然、合理的轉換,為了符合出版要求,還要進行文字上的加工、潤色,但這個轉換過程,我希望我的尺度是嚴謹的,不至於扭曲或美化谘詢過程的本來麵貌。
人類所有的智力產品都是思想的結果,而抑鬱症者其實是純粹的思想者,他們會思考你平時絕對會忽略的事物,敏感於你平日絕對不在意的細節。他們比任何“健康”人都要關注人生和命運,感動於關係和情感。和他們探討任何話題都會令人產生思想的振作和觀念的反省。這對於繁忙中的健康人來說正好省卻了“思考”的麻煩。因為有些事,你不是抑鬱症患者便想不到,但這些你忽視的事卻總能成為你人生某一處的羈絆。
對於不同程度的抑鬱者來說,書上對G完成的谘詢過程已經足夠讓你感受心理谘詢的吸引力了;如果你把自己與書中的G做一個很好的整合,那麼對你的幫助將是非常大的。品味其中任何一段與自己相關的症狀或想法的文字,都會給你帶去一種全新的希望。我相信你會因此而作出更明確和正確的治療選擇。
在這本書中谘詢師展現的谘詢技術不局限於某一門派,所以也避免了心理谘詢界客觀存在的門戶偏見。從訪談細節中,可以見到精神動力治療的痕跡,認知行為主義的脈絡,而來訪者中心、存在主義、催眠治療和家庭治療亦相雜其間,但谘詢精神卻更傾向於後現代的積極心理學治療模式。如果同道谘詢助人者願意對本書深究細考,也一定會有更多專業感悟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