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牛羊健康管理(2 / 2)

(三)定期修蹄

1.修蹄注意事項

修蹄前,要做好保定,注意牛羊的安全和個人安全,操作不可粗暴。修蹄時應觀察牛羊站立,走動的情況,從前後、側麵進行查看,對左右蹄、內外蹄進行對比,判斷其蹄形、肢勢、趾軸是否一致,等等。修蹄的最終目的一是要使蹄的負麵平整,二是要加大負麵縱徑,以便能均勻地負擔體重和安全運步。無論修何種變形蹄,不要一次削好,應分兩三次進行,防止削過頭,應以蹄形具體情況以決定修去角質程度:對跛行病牛羊,應先修患蹄,再修健蹄。修蹄應在雨季來臨前,過早修蹄,蹄角質堅硬難修,過晚修蹄天熱雨多,不易護理,易感染。經修整處治的病牛羊,應置於清潔、幹燥的圈舍內,倮證蹄部清潔,防止感染。

2.蹄浴

蹄浴是預防腐蹄病的有效方法。其藥物一般用3%甲醛溶液或4%硫酸銅溶液,可達到消毒作用,並使牛蹄角質和皮膚堅硬,防止趾間皮炎及變形蹄。

四、前胃與皺胃健康管理

前胃與皺胃疾病是牛羊的常見病,不僅發病率高,而且早期難於診斷,後期難於治愈。引起消化係統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中最基本的原因是飼養管理不當,如長期飼喂單一的營養不全的飼料,粗硬秸稈,劣質幹草,或過軟、過細富含水分的糟渣類飼料:飼料品質不良,發黴變質:日糧精飼料比例過多,突然更換飼料,不定時定量進行飼喂:飼料和飲水條件差,畜舍通風采光不良,運動不足。此外,天氣劇變對疾病的發生也有影響。因此,預防前胃與皺胃疾病,主要是加強飼養管理,科學調製和搭配日糧,改善飼養管理條件,以增進牛羊的食欲,減少前胃與皺胃疾病發生。

五、營養代謝病的監控

在牛羊的營養代謝病中,以奶牛的營養代謝病最多,影響最嚴重,本節主要對奶牛的營養代謝病防控措施進行闡述,其他畜種參考執行。

奶牛的營養代謝病主要包括生產癱瘓、酮病、妊娠毒血症和母牛睡倒站不起來綜合征等。這些疾病多發生在產犢前後、泌乳高峰期,與奶牛的日糧結構、營養平衡、飼養管理而導致的杌體代謝失調和紊亂關係十分密切。營養代謝疾病的發生,會嚴重影響奶牛的健康、產奶量和利用年限。因此,在生產上必須重視奶牛營養代謝病的監控工作,改進飼養管理,做好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盡量避免或減少給奶牛健康和生產造成影響和損失。

第一,定期進行血液抽檢,每季度隨機抽30~50頭奶牛血樣,檢測血糖、血鈣、磷、鉀、鈉、堿儲、血酮體、血脂一係列生化指標,了解血液中多種成分的變化情況。

根據所測結果,與正常值比較,找小差異,為早期預防提供依據,如有異常,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第二,高產奶牛在停奶時和產前10d做一次肝功能值和有關生理指標的檢測。

第三,尿pH值和酮體的測定。產前1周隔日檢測尿pH值、尿酮體一次。產後當天測尿pH值、乳酮一次,以後2個月內,每隔1~2d監測一次,對檢出陽性或可疑者,都應采取糖鈣療法或其他有效方法處理,並關注牛群狀況。

第四,對高產、體弱、食欲不振的牛在產前1周可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1~3次,每次500mL,以增強體質。

第五,高產牛在泌乳高峰期,精飼料喂料量多時,應適當補充瘤胃緩衝劑,如碳酸氫鈉和氧化鎂、醋酸鈉等,防止酸中毒。青貯料不要喂的過多,一般控製在30~35kg/(頭.d),保證優質幹草采食量不低於4~5kg。

第六,母牛圍產期、幹乳期,特別是妊娠後期不宜喂酸性的糟渣飼料和品質不佳的青貯飼料。

第七,定時測走日糧中各種營養物質含量。對高產、消瘦、體弱的奶牛,要及時調整日糧配方,增加營養,以預防相關疾病的發生。

第八,保持牛舍清潔、衛生、通風、采光良好,運動場幹燥、寬敞,保證奶牛每天有足夠的活動量,對增強體質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