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11月,第三屆中國石文化節在雲浮開幕。一席用石頭做成的 108道菜精彩亮相,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如此新穎的創意,令人嘖嘖稱奇。從中我們可以想象到當年滿漢全席的恢宏氣勢。當然,曆史上的滿漢全席,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作為中華菜係文化的瑰寶,集滿族和漢族飲食特色於一體的巨型筵席——滿漢全席起源於清朝的宮廷,原為慶賀康熙大壽的宴席,意在化解滿漢不和,後世沿襲此一傳統並加以完善,使其奢華至極。
滿漢一體下的美食薈萃
清朝是我國古代飲食發展的頂峰。除了上一節所述及的成熟的飲食思想,這一時期的美食開始大規模出現,無論是宮廷菜還是民間菜。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對於滿漢全席有所論述:“今官場之菜,名號有十六碟、八箕、四點心之稱,有滿漢席之稱,有八小吃之稱,有十大菜之稱。種種俗名,皆惡廚陋習,隻可用於新親上門、上司入境,以此敷衍……”當然,這裏的滿漢席似乎並不是後來的滿漢全席,“八盤十六碗,外加四個冷盤”,今天也見於很多民間的喜筵。
在《紅樓夢》中記載劉姥姥進大觀園的那一回,賈母請她吃飯。王熙鳳夾了一道菜問劉姥姥是什麼,劉姥姥搖頭,鳳姐說是茄子。劉姥姥便問做法,鳳姐說:“把茄子刨了皮,切成丁,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胸脯子和香覃、新筍、蘑菇、五香豆腐幹、各色幹果切成丁,拿雞湯煨幹,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裏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抄的雞瓜子一拌,就是你吃的茄子。 ”一道燒茄子能做到如此,的確是烹飪的極致。“粗菜細做”和“家常菜細做”是官府菜的一大特點,作為官府菜的升級版,宮廷菜的做法自然更為講究。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對皇家吃飯的場景作了細致的描寫:“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最大的排場莫過於吃飯。關於皇帝吃飯有一套術語,是絕對不能說錯的。飯叫膳、吃飯叫進膳、開飯叫傳膳。到了吃飯的時間,完全由皇帝自己決定——吩咐一聲,‘傳膳!’跟前的禦前小太監便照樣向守在養心殿的太監說一聲,‘傳膳!’這樣一道道傳下去,不等回聲消失,一個猶如過嫁妝的行列已經走出禦膳房。這是由幾十名穿戴整齊的太監們組成的隊伍,抬著大小七張膳桌,捧著幾十個繪有金龍的朱漆盒,浩浩蕩蕩地直奔養心殿而來。進入明殿裏,由套上白袖頭的小太監接過,在東暖閣擺好。平日菜肴有兩桌,冬天另設一桌火鍋,此外有各種點心、米膳、粥品三桌,鹹菜一桌。餐具是繪著龍紋、寫著‘萬壽無疆’字樣的明黃色瓷器,冬天則是銀器。下托以盛有熱水的瓷罐。每個菜碟或菜碗都有個銀牌,這是為了戒備下毒而設的,並且為了同樣的原因,菜送上來之前都要經嚐膳太監嚐過才行。菜擺放好後,在皇帝入座前,一個太監高喊,‘打碗蓋!’其餘小太監將銀牌子撤下,皇帝開始就餐。”
當然,這是清朝末年的宮廷用膳情形。事實上,作為從白山黑水之間發跡的遊牧民族,滿族入關之後,貫徹努爾哈赤“滿漢一體”的政治思想,以求獲得更多漢族地主的支持。經過清代前期幾代皇帝的努力,到乾隆時期,社會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筵宴的發展也因此被帶動起來。在注重飲食的乾隆皇帝的推動下,“滿漢全席”應運而生。從現存於世的“滿漢全席膳單”來看,滿漢全席真不愧是中國名菜之集大成者。
歌舞升平下的皇家盛宴
或許是受到了某些傳統藝術形式(如相聲《報菜名》)的影響,當談到“滿漢全席”時,多數人都知道共有 108道菜。事實上,作為集滿族與漢族菜點之精華而形成的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滿漢全席絕不僅是一桌豐盛的美食那麼簡單。
康熙時期的滿漢全席,共分為六宴——蒙古親藩宴、廷臣宴、萬壽宴、千叟宴、九白宴和節令宴,菜品以北京、山東、江浙菜為主。世俗所謂“滿漢全席”的珍品,大部分是黑龍江地區特產(或出產),如魚骨、鰉魚子、猴頭蘑、熊掌、哈什蟆、鹿尾(筋、脯、鞭等)、豹胎以及其他珍奇原料等。其原因也許不難理解,那裏是女真族的老家,這樣或多或少能緩解他們的思鄉之情;另外,盡管強調滿漢一體,但作為統治階級,在如此高規格的宴席上,在天下人麵前,還是要對地位有所明確。當然,後來閩粵等地的菜肴,也依次出現在巨型宴席之上。
康熙帝 66歲大壽時在皇宮內設大宴,並禦書“滿漢全席”,成為中國飲食史上登峰造極之作。在乾隆年間,李鬥的筆記集《揚州畫舫錄》一書則詳實地描勒出滿漢全席的盛況。這是見諸史料最早的滿漢全席菜單,菜品共 134道。該書指出,滿漢全席是“上買賣街前後寺觀”的“大廚房”所製,專門“備六司百官”食用。所以有人據此推斷,滿漢全席的雛形,可能最早出現在官場應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