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百姓見這個殺人魔王終於被趕走了,都歡呼雀躍,對官軍夾道歡迎。
王處存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認為黃巢已經跑遠了,不可能再回來,所以睡得很安穩,沒想到當天夜裏,黃巢就組織了反擊,把王處存又趕出了長安。長安城再度易主。
當黃巢再次坐在皇帝寶座的時候,他的自尊心無法容忍這些背棄他,而支持官軍的百姓。你們為什麼看不起我呢?我難道要比李氏差嗎?
好吧,既然你們不願意看到我,那我也不想看到你們。
黃巢下令,屠城。
在這次大屠殺中,長安城所有的男性公民基本上全部被殺,長安街道,血流成河。(《舊唐書》:“賊怒坊市百姓迎王師,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壯,殺戮殆盡,流血成渠。”)當時屍體基本上把路都堵死了,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新唐書》:“備流於路可涉也。”)
而《新唐書》也記載了這場屠殺中的死亡數字,超過八萬人。而這八萬人都是手無寸鐵的無辜平民。
就當黃巢屠殺長安城的百姓時,一個壞消息也來了,他派出去攻打鄧州的大將朱溫投降唐朝了,不是詐降,而是真的投降了。
而此時,一個黃巢命運中的克星也走到了曆史的前台,李克用,沙陀人。
這個人基本上可以說是決定了五代十國甚至是後來大宋朝及契丹等少數民族走向的人,他和他的兒子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戰神。
當然,這篇文章不是說李克用的,大家隻知道李克用是當時名義上的唐朝將軍就行了,他的沙陀軍算是唐朝的一支雇傭軍。
沙陀軍來了多少人呢?不多,隻有一萬。
而黃巢軍駐紮在長安附近的就有十萬人,還有幾萬人遊走在長安周圍的地區。可是就是這樣十比一的比例,竟然是沙陀人大獲全勝,李克用不費吹灰之力就殺進了長安城。
黃巢這次體會了一把什麼叫人比人氣死人,一個強大的人物終於站在了自己的眼前,之前雖然黃巢也有失敗,但是他沒有灰心過,他依然可以站起來繼續戰鬥下去。而這次不同了,長安的丟失讓黃巢徹底心灰意懶,終於他對自己產生了懷疑,這還是那個自命不凡,“我花開盡百花殺”的黃巢嗎?
失落感瞬間讓黃巢變得歇斯底裏起來,在他的眼前再也沒有目標和任何的規劃,他的一切夢想已經在長安城被李克用擊得粉碎了。
黃巢的軍隊瞎驢撞槽一樣,又回到了他起兵的河南,當然這裏早就不是他的了。
很快他將迎來他命運的最後的那個地點,也是他人生的汙點被塗抹得最大的那一處地方——陳州。
陳州就是今天的河南淮陽,黃巢派自己的心腹愛將孟楷對它展開了攻擊。陳州刺史趙犨可不白給,他早就在陳州周圍設下了埋伏,一舉襲擊了孟楷所部。
孟楷被俘、被殺,其軍隊大敗而回。這個人的死給了黃巢又一次重大的打擊,因為這是黃巢最為倚重,也是唯一可以倚重的大將了。
孟楷的死,讓黃巢徹底憤怒,他糾集了唐朝的降將秦宗權合兵圍攻陳州。
陳州這一被圍就是百日,此時雙方都在苦苦地掙紮,因為無論是陳州城裏還是城外,都麵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缺糧。
沒糧食吃怎麼辦?把能吃的都吃了。
能吃的都吃了,還餓怎麼辦?沒辦法,吃人。
可是人也是有限的。
趙犨沒糧食了,就派人出來征糧,百姓早就沒有糧食了。《新唐書》記載:指鄉聚曰:“啖其人,可飽吾眾。”官軍追躡,獲鹽屍數十車。
官軍出來運回十車屍體回去吃。
黃巢發現了這個問題,一個徹底瘋狂的人是什麼都幹得出來的,他怕官軍將這些“糧食”都搶光了,竟然下達了一個令人作嘔的命令。
《舊唐書》:“賊圍陳郡百日,關東仍歲無耕稼,人餓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開始黃巢的軍隊餓的是不行了,全都靠在牆上,毫無力氣,見到活人就把他們先殺了,然後吃掉,這樣被害的百姓,一天竟然達到了數千人。
後來因為趙犨的官軍也來這裏搶人,黃巢幹脆就打了個提前量,把這些活人都變成便攜食品得了,不用這麼麻煩了。
黃巢下令製造了數百巨碓,同時開工,陳州周圍瞬間變為了大型的肉聯廠(史稱搗磨寨)。大批活生生的鄉民、俘虜,無論男女,不分老幼,悉數納入巨舂,頃刻磨成肉糜。
後來因為糧食越來越緊張,肉聯廠甚至連先前的那些剔骨抽腸的前期準備都省了,把活人就扔進巨舂中,人的內髒和骨頭都攪在一起,做成肉醬以供黃巢軍食用。(《舊唐書》:“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
如果各位讀者看到這裏想去吐,請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