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義士的“背麵”(1)(1 / 3)

曆史上的宋江集團

怪盜一籮筐

被江湖不齒的采花賊

好勇鬥狠的大俠們

各種美好的東西,都要看到它的背麵,那裏藏有肮髒、暴力,不透光的灰暗,或是蹩腳的奇特!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說出了這句帶有一種唯物辯證法思想的名言來,讓我不禁地思考起來,其實,義士何嚐不是如此,他們的“背麵”都有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值得人們去探索。

各種史書上對於義士細節的描述,又有哪些容易被人遺忘或忽略的細節呢?

曆史上的宋江集團

中國的義士其實都是帶有一種背景性的,很少有像歐洲、美國的佐羅、蝙蝠俠那樣的獨行俠!

他們動輒形成各種幫派,常常還結成異性兄弟,形成了一股又一股的勢力,他們的眼中沒有國家的法律,隻有各種江湖的規則。有誰敢違反這些規則,則會有人來充當判官,來個江湖了斷。

前文提過,漢武帝時期河內就有郭解團夥,就是一股“豪俠”相結合的勢力。老大郭解稍有不快便白刃相見,那真是殺人不眨眼。為了追求江湖上的名望,睚眥必報。逐漸地,不惟河內的幫派皆為郭解所操縱,甚至洛陽地區發生械鬥、當地大亨多次調停無效,也要請他前去擺平。

後來,還有些大的幫派帶有很強的宗族化和家族化色彩,族長就是老大,家法就是幫規,組織就是宗族成員的血緣結合,人多勢眾,榮辱與共,形成強大的力量。如漢景帝、漢宣帝時,涿郡西高氏、東高氏,皆為“豪俠”大族,郡府以下各級衙門的大小官員都因害怕而躲著他們,都說寧可辭官不做,也不和他們有瓜葛。

為此,中央前後派來幾任郡守,都鬥不過這些幫派,為何這些幫派勢力如此膽大妄為呢?

其實這與他們的核心人物的身份有著很大的關係,這些幫派裏的核心人物的公開麵貌多為黑白一體或由黑漂白,幾乎是普遍現象,此與一般盜賊團夥頭目的職業犯罪分子身份相比,具有顯著區別。

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些幫派頭目的身份竟然是一些盛名已久的大俠、義士,甚至有的是紳士身份,還擁有一定的政治地位,阿爾帕西諾演的《教父》有名吧?其實中國早就有,比如說大名鼎鼎的梁山大佬宋江。

《宋史》裏有一件事是奇怪的。《宋史》有關宋江的記載,少之又少。或許,站在修史者的立場,對造反者是不屑一提的。可是,也不盡然。與宋江同期造反的,還有一個叫方臘的人。

宋史中就有《方臘傳》,在眾多紀傳之中,也有大量提及方臘的詞句,其內容顯然比宋江多得多了。

宋史中,有關宋江的記載,大致有這麼幾段,散見於浩大的書卷之中。這些內容,現在也常被人拿來用。

比如,《宋史·徽宗本紀》載:“二月庚午,癸巳,赦天下。是月,方臘陷處州。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

另有《張叔夜傳》載:“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钜舟十餘,載鹵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誌,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

《侯蒙傳》也有提及:“宋江寇京東,蒙上書言: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今青溪盜起,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上述記載,大致可以了解宋江的基本信息。其一,宋江確有其人,也確在山東等地起事。其二,宋江有才,確有過人之處,以致“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三,宋江僅是流寇而已,“轉略十郡”,曾轉戰各地。有關他在梁山水泊“落草生根”的事,史書似乎也根本沒有提到過。後人估計是依據史書中的一句話梁山泊多盜,將宋江演義到那兒了。其四,宋江起事的規模有限,手下之眾,談不上浩浩蕩蕩,估計也就是幾百到上千人,親信隨從僅有三十六人,而不是一百單八將。

宋江後來戰敗而降,也不是主動受招安。招降宋江的人,叫張叔夜,其出名,似乎亦不是招降宋江一事,而是後來的一段,說其被金人所虜,途中不屈自盡,從而名垂青史。

1935年,餘先生寫下了著名的《宋江三十六人考實》,此文後收入《餘嘉錫論學雜著》。餘先生以治史學的方法考索《水滸傳》故事之本事,對《水滸傳》中近20人的原型進行了考證。宋江三十六人,史書隻是籠統稱之,餘先生則據正史野史,侃侃談來,甚有意思。

餘先生筆下,大致推斷的三十六人,計有宋江、晁蓋、吳用、盧俊義、關勝、史進、柴進、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劉唐、張青、燕青、孫立、張順、張橫、呼延綽、李俊、花榮、秦明、李逵、雷橫、戴宗、索超、楊誌、楊雄、董平、解珍、解寶、朱仝、穆橫、石秀、徐寧、李英、花和尚、武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