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超級操盤手——薑太公(1)(1 / 1)

第一章 超級操盤手——薑太公

大家知道,薑太公不是人,他是神。小三經常用“額滴神啊”來表達我對太公如滔滔江水般的仰慕之情。

楊蓮亭讓日月神教教眾向東方不敗山呼:文成武德、澤被蒼生,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用文成武德、澤被蒼生來褒獎太公,小三覺得也不夠分量,不夠有煽動力。太公是大周的首封功臣,是齊國的開國鼻祖,幾千年來被後世頂禮,讓我們感佩。無論是在大周集團做職業經理人,還是後來成為齊國集團首任董事長,他都創建了後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業績。

後人托太公之名撰寫的《六韜》,更是中國第一部集軍事攻伐、厚黑謀略、思想哲學之大成的不朽之作,成為蘇秦、張儀、張良、諸葛亮等著名CEO的教科書,被後輩奉之如圭臬。司馬遷說:“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這一句話給了太公崇高的地位,後人說起市場營銷、公司管理學,大都以太公的理論為發端。

薑太公活了一百三十九歲,七十二歲才被周文王姬昌發掘從政,輔佐武王滅商紂、定大周,九十歲獲封於齊。要知道,武王姬發平定天下後,為了鞏固周政權,旋即成立了大周證監會,大批姬姓王孫被指定為各個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外姓獲封的屈指可數,這極少數精英分子就包括薑太公,而且是首封。雖然,為了表示大周證監會“公平公正、充分競爭、尊古敬賢”的博大胸懷,神農、黃帝、堯、舜、禹的後裔也被安排到小公司任董事長,以服天下。但這種分封跟太公名正言順當之無愧的首封不可同日而語。

薑太公被文王發現之前,長期被忽視達七十年之久。七十年啊,人活七十古來稀,我們一輩子有幾個七十年?小三實在不敢想象,這麼一支超級績優股,一個超級操盤手,為什麼年過七十才被發現。幸虧他不但文韜武略,而且善於養生,否則像我等小民,活到七十就算不死也老年癡呆了。但太公七十多歲仍舊身體倍兒棒,精神矍鑠,跟隨武王,到處開發市場,終於搞垮了商朝證監會,自立門戶,做起了莊家。小三揣測,太公高壽,跟他長期在河邊釣魚不無關係。

下麵我們就仔細研究一下薑太公,這位文武二王時期的首席執行官,後來齊國的首任董事長。

一、薑董事長七十歲前在幹什麼

股神薑太公如此的文韜武略,如此被後人敬仰膜拜,為什麼潦倒窮困長達七十年?難道他的出生隻為等周文王一個人麼?投資風險太大了吧,果真如此,太公這釣大魚的長線也放得太不靠譜了。

據《史記》記載,太公的出身那叫一個根正苗紅,是炎帝的某某後裔。太公祖墳上也曾冒過一縷青煙,先人當年因參加大禹的抗洪救災,獲得過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而且分到了一小塊領地——呂。因此隨封改姓為呂,薑子牙薑尚即所謂呂尚是也。

呂氏傳到太公一代,封地隨著朝代更迭和家世沉浮早已被強征、沒收了。太公雖說翻出族譜來還能跟先賢扯上點關係,但是卻一點也沒受到祖上的蔭庇。可以說,遇上文王之前,他就是一個廢柴,幹啥啥不行,想啥啥不來,要籌點錢買手股票都難。要不是心態超好,早就鬱悶得跳樓了。

《說苑》:太公七十而不自達。這個評價很客氣,也沒揭太公的短兒。

《荀子》:行年七十有二,渾然而齒墮矣。這個就有點不客氣了,都老掉牙了,還一事無成呢。

《戰國策》毫不留情地用很有氣勢的排比句總結了七十歲之前的薑太公: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讎不庸。這是啥意思呢?且聽小三慢慢道來。

《史記》記載,太公生在今山東東部沿海,東夷之地。鑒於太公輔佐文武二王成立大周證監會後,被封在齊(今山東淄博),那麼周武王讓太公榮歸故裏、衣錦還鄉的可行性最大,也最合情理。既然大家都爭得喋喋不休,又沒有真憑實據,那就權且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