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小白,起來幹活了(6)(1 / 1)

管仲笑道:“老板玩笑了!是您領導有方,領導有方。”

要說管仲,人力資源方麵的調度能力確實不是蓋的,他對人的觀察那也是到了骨子裏。打個比方說吧,被派去衛國的開方同誌,管仲從一開始就看透了這廝。臨死前,都力勸小白不要重用這樣的人。可是,小白在管仲死後,最終沒能把持住,重用了開方,結果搞得蛆蟲滿身,沒人收屍。

開方這廝,據說去了衛國後,十五年沒回家探親,連老爸出殯他都沒回來。小白對他的敬業精神大加褒獎,卻被管仲批得狗屁不是。是啊,連自己老爸都不盡孝的人,對自己的老板怎麼可能死心塌地地忠誠呢?

可是,管仲為什麼還要外派開方去衛國?因為根據衛國的市場特點,開方是合適的人。用合適的人,辦合適的事,是管仲的一貫原則。

七、全員營銷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

人事關係理順了,組織結構劃分清楚了,接下來管仲又跟小白老板提出了兩個建議。

一個是全員營銷製。這個製度的好處是,平時市場穩定的時候,員工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好了,該務農的務農,該下車間的下車間。一旦需要抽調人手,馬上就能就地組織起一支訓練有素的市場團隊。

這一點是怎麼做到的呢?還是靠管仲前麵的組織結構劃分,在農閑的時候、工商業淡季的時候由軌長、裏長、連長、鄉長負責一層層地組織農業分公司的員工參加市場營銷課程,學習市場實戰案例,分組模擬訓練。一旦市場需要,這些員工就是能征善戰的市場部人員了,本職工作和市場營銷兩不耽誤。

第二個建議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這一政策比我們現在的政策整整早了兩千五百年。管仲組織農業公司的經理,把公司轄內的農田,按照人口分田到戶,“相地而衰征”,就是按照土地的土質好壞,確定征稅比例,而不是像以前那樣一刀切。

毫無疑問,這個政策實施後,極大地激起了農民的種田積極性。“夜寢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為而不倦,民不憚勞苦”,交夠公司的、留夠集體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多麼好的政策。

管仲之所以成為職業經理人之典範,後人膜拜之楷模,就在於他懂得並一直堅持“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原則,堅持“藏富於民,還富於民”的政策,才使得齊國公司富足,員工富裕。

齊國從齊太公薑子牙開始,就一直重視工商業。到了小白這任,管仲發揚光大了這一傳統。“聚者有市,無市則民乏”,管仲認為隻要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必須要建超市,建農貿市場,建百貨大樓。這樣才能讓人流、物流、現金流轉動起來,才能繁榮市場。

公司下屬的連鎖超市,把攤位租給經營者,隻收取2%的管理費和房租,“弛關市之征,五十而取一”。經過管仲一係列的內外兼修,齊國的公司管理製度較以前大大完善、規範。公司市值大大提升,員工的收入和待遇讓其他公司員工羨慕不已。

公司管理學上有一個很著名的論斷:小公司靠人治;中等公司靠製度;大公司靠文化。齊國是一家大公司,當然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齊國的公司文化,太史公言簡意賅地總結了:寬緩闊達,而足智,好議論,地重,難動搖……大國之風也。簡單地說,就是有大家風範,大家氣度。

回顧一下春秋五霸,唯獨齊桓公小白做到了“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他的成就和聲譽,後來的霸王都難以企及。

小白稱霸前,首先提出的就是尊王攘夷,在證監會內部重塑證監會的權威,對外收拾擾亂市場秩序的四方蠻夷,這個思想無論對證監會還是對每一家公司,都是深得人心的。

開始稱霸的時候,小白又遵循“擇其淫亂者而先征之”的策略,不恃強淩弱,不師出無名,做事情都是首先考慮正義性,從大局著手,這也是齊國公司文化的一貫體現。

泱泱乎,其大國之風也。

本書精華已為您連載完畢,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