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一麻城塗氏殺妻案
劉
建
業
妻子明明活著,而丈夫卻成了殺妻的案犯。這是清代雍正年間發生在湖北麻城的故事。
1妻子無端失蹤疑被殺
麻城縣城裏住著一戶殷富人家,主人名喚塗如鬆。塗家世代經商,在麻城算是數得著的富戶。到了塗如鬆這一代開始棄商治學。如鬆自小聰敏過人,但性格高傲,十六歲娶同縣楊氏為妻。這位楊氏年紀比塗如鬆還大一歲,生得頗有幾分姿色,性格好動,常與如鬆的學友調笑嬉鬧,弄得如鬆十分尷尬。為此,如鬆曾多次告誡楊氏,要她端莊持重一些,楊氏卻毫不介意,依然故我。這樣,夫妻之間漸生芥蒂,如鬆執拗的脾氣上來,就動手毆打楊氏。楊氏也不甘示弱,每遭毆打,就跑回娘家躲避,還得如鬆的老母親親自去兒媳的娘家賠禮道歉,好說歹說把媳婦接回來。這種日子持續了好幾年,始終不見緩和。
這年冬天,塗如鬆的母親偶然染了一點風寒,竟然臥床不起了。塗如鬆生性孝母,親自煎藥侍茶,終日不離床前。如鬆的嶽母也深明大義,親自把女兒送回來,讓她和如鬆一起侍奉婆婆。怎耐楊氏自小嬌生慣養,對侍奉婆母一事深感厭煩,每逢如鬆不在身邊,就大聲訓斥婆婆。如鬆聽到後起先還壓著性子忍耐;後來實在忍不住了,又犯了"老毛病",動手打起妻子來。這一天,楊氏又嫌婆婆把茶水灑在了床上,張口大罵。這一情景被如鬆看見了,一時氣憤拿起一根木棒就打。楊氏見丈夫如此狠毒,一氣之下,又夾起包袱離家而去了。
塗如鬆認為,妻子準又是故伎重演,跑回娘家去了,所以並不在意。塗母病好後,第一件事就是想把兒媳婦接回來。老人收拾了一箱籠禮品,讓如鬆騎馬馱著,自己坐上一乘軟轎,去親家母家接兒媳婦。誰知到了親家家,才知道兒媳婦根本沒有回娘家。起初塗母還以為是親家母負氣不準女兒露麵,不斷賠禮道歉,誰知親家母竟然淚如雨下,說女兒既然一個多月前就跑了,至今沒回娘家,必是有了不測。如鬆母子這才著了慌,趕緊出報帖,許以重賞,求鄉鄰們幫助尋訪楊氏。誰知帖子發出一個多月,仍然沒有得到一點楊氏的消息。
楊家見女兒沒有消息,就懷疑是塗如鬆下了毒手。楊氏有一個弟弟名叫楊五榮,從小不務正業,遊手好閑,養成了一副無賴脾氣。姐姐失蹤後,他不斷鼓動父母去縣裏告狀,楊家終於投了控告狀。
2妻子失蹤原是藏於情人家
麻城知縣湯應求是一個二甲進士出身的清官。他接到狀子後,仔細分析了塗如鬆的活動,認為塗如鬆殺妻子的可能性很小。就告訴五榮,查不清楊氏的下落,此案是無法了結的,並說:"你與其天天到縣衙來呼冤,還不如也幫助本縣查詢一下你姐姐的下落,隻要你提供了可靠的證據,本縣一定替你做主。"